市农机局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5-11-24
字体大小: 打印

  2015年,市农机局认真履职尽责,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开创了农机工作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新局面。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3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全面完成今年及“十二五”各项目标,主要指标位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农机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7%,达到1250多元。

  一、业务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今年我们共承担了市委、市政府安排的6项业务职能目标:

  (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完善以“自主购机、带机核实”为核心的购机补贴办法,取消了农机部门购机补贴指标权,实行“先购机后补贴”,确保了农民的自主购机权,农机部门的廉政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

  今年安排补贴资金1.42亿元,主要用于全市主要农作物和重点环节的机械化生产需求。对深松机、粮食烘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8类产品实行敞开补贴,应补尽补;对大中型拖拉机、翻转犁、谷物联合收割机等7类产品实行优先补贴;对免耕播种机、薯类收获机等4类产品实行10%的累加补贴,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大马力、复合式、现代化农机装备快速增加,促进了农机装备升级换代。新增大马力拖拉机870多台,大喂入量小麦、玉米收获机1370多台,免耕播种机370多台;航空植保、粮食烘干机械化也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农用无人机达到10余架,粮食干燥机达到30多台。全年共补贴各类机具7430台(套),受益农户5460多户。

  为加强监管,上级业务部门要求,抽查核实10%的补贴机具。为了实现监管全覆盖、不留空白,我们集中人力、物力,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逐台核实。我市购机补贴工作在农业部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是全国计划单列市中唯一一个。6月份,我们还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具体做法。

  (二)农机深松整地工作。这项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国务院考核农业部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全领域、普惠性深松整地工作。今年是我市全面推进深松整地工作的第一年,深松整地任务是110万亩。每亩安排作业补助25元、质检费1元,加上示范区建设资金,共投入财政性资金3000多万元。为确保完成任务,把购机补贴资金的40%用于补贴深松机及配套的大型拖拉机,新增深松机670多台,并全部配套120马力以上的大拖拉机,为深松作业提供了重要的机具保障。

  在深松作业中,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业主力军作用,全市参与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合作社达到300多个,约占全市农机合作社的75%。特别是在今年持续干旱的不利情况下,能完成全年任务,农机合作社功不可没。

  深松作业重点在质量,难点在监测。我们组建了240多人的质检员队伍,引进新型智能化深松监测仪520多台,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进行绩效考核,探索多种形式的监管。

  为加强技术支持,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粮食、经济作物和丘陵地带深松整地示范区,联合山东理工大、青岛农大和南京农大开展对比试验和高产攻关,加快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和粮食高产创建等先进农机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为面上推开积累了经验。经实打测产,深松小麦比传统耕作增加46.9公斤,增产幅度达到8.86%。

  (三)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在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我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作物上来。我市花生种植面积每年在120万亩左右,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当前,花生耕种环已经实现机械化,但花生收获面临着“用工难、成本高”等问题。采用人工收获花生,每人每天只能收0.2亩,按每人每天100元算,收获1亩花生需人工费500元。而机械收获每天可达20~30亩,效率提高了100多倍;每亩农机作业费用仅200元,只有人工的40%。

  我们把花生生产机械化纳入重点推广的“双十”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建成2处部级和12处市级试验示范基地,以机械化播种和收获为突破口,加强试验示范,探索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从播种环节开始,注重农机农艺融合,坚持机械化、标准化种收结合、以种促收,为机械化收获创造了有利条件。10月下旬,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了我市花生生产机械化等主推技术经验。

  大力推广分段收获机和联合收获机,全市花生收获机达到9760多台,花生机收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达到75%。仅此一项,替代出人工580多万个,节约生产成本3.5亿元,实现了“增机、减人、增效”。

  (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这是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在近几年干旱半干旱地区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把保护性耕作向水土适宜地区拓展,实现了不同地区保护性耕作的宽领域、广覆盖。重点在适宜地区整村整镇推进,实行成方连片作业、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探索区域全面实现保护性耕作的途径和机制。全市实施面积首次突破百万亩大关,达到130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

  为加强技术创新试验研究,推动保护性耕作向持续高产高效发展,我们集中力量建设27个市级示范区,农业部也在我市建立了部级保护性耕作专家工作站和试验监测基地。我们充分发挥这些技术优势,与中国农大、青岛农大合作,开展水土、种子、肥料、农药和农机的优化配置,探索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持续利用。我国保护性耕作首席专家李洪文给予好评:“青岛市的经验做法,在全国特别是黄淮海一年两作地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经过近十年的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节本增效综合成效更加显著:耕地肥力明显提高,被农民形象地称为“面包田”;茎秆切碎抛洒器、秸秆打捆机、青贮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秸秆焚烧现象大幅下降,促进了农业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经青岛农大测产,粮食比传统耕作增产9.8%,亩均节本增效超过100多元,共为全市农民群众增收1.3亿多元。

  (五)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我市有20多万台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30多万农机手,量大、面广、流动性强,给安全监管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我们结合乡镇撤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推动“重心下移、服务前置”,把农机监理服务体系向社区和镇村延伸,新建成社区农机监理中心和服务窗口23个,并朝着综合性农机服务站方向发展。全省“农机监理进社区”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并推广我市的做法。

  充分发挥移动式检测线、桩考仪、无纸化考试和事故处理等现代化农机监理装备的作用,严把农机驾驶员考试关、年检关和职业技能鉴定关,从源头上减少和防范农机事故。

  探索实行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基本覆盖400多家农机合作社和300多家农机维修企业。市局组建了5个督导组,由局级干部带队,切实加强督导检查、现场反馈,对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全年共检查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1780多台(人)次,排查安全隐患、查处无牌无证驾驶等违法、违章行为650多起。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市郊四市全部创建为部级“平安农机”示范县。

  为了争取农机手的支持,共同做好农机安全工作,我们积极探索农机免费管理新思路,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免费挂牌、年检,农机驾驶员免费培训、考试、办证,免费为农业机械粘贴夜间反光装置,每年减轻农民负担2000多万元。

  (六)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创新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逐步把广大农机手培养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担当主力军,通过“农机+农艺”种好地,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打牢了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首先在市县两级农机校的基础上,把培训体系向镇村、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化示范区延伸,联合科研院校、企业、农机合作社新建成市级农机教练员中心1处和农机实训基地11 处,扩大了教育培训面,方便了农民群众就近培训。通过选拔行业首席专家、编辑出版《农机实用技术读本》和网络培训等方式,重点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完成以农机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300多人。在全省农机职业技能比赛中,我市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

  二、市民意见建议办理和热点问题处置情况

  我们始终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化的需求和农机手的关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局党委多次开会专题研究,分解落实责任,高度重视并按期办结市民代表等社会各方面提出的3大类36条意见建议。

  (一)关于“改进农机购置补贴服务”的建议办理情况。为方便农民购机申领补贴,我们首先制定、优化了农机购置补贴规范化流程图,在确保监管的前提下,合并、减少了一些工作环节,让农民大多数跑一趟、最多跑两趟就能办完补贴手续。同时,全面推行受理申请、核实登记、挂牌、农机报废“一站式”便民服务,还因地制宜地实行分区域巡回、分类别核实和预约审核等服务,为购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关于“农民盼望秸秆使用有出路”的建议办理情况。每年农作物产生大量秸秆,有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我们积极配合环保等部门,加快探索秸秆资源化、清洁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把秸秆粉碎还田机纳入“敞开补贴”范围,要求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普遍加装秸秆切碎还田装置,推广应用了秸秆青贮机、打捆机等新型机具,还在胶州市开展了小麦秸秆还田作业补贴试点,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的90%实现了机械化综合利用,既促进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又改善了大气质量。

  (三)关于“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议办理情况。近几年来,农业机械发展迅猛,但基础设施不配套,一些农机存在着“住房难、看病难”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机使用寿命和作用的发挥。针对农民群众的诉求愿望,我们加大投入,以奖代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农机“安居工程”19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基地10个,进一步改善了2000多台农机的存放条件和1万多台农机维修条件,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2015年农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实现了预定目标,但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比,同农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受补贴资金规模的制约,一些购机群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购机补贴政策还未能实现普惠制;主要经济作物的耕种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深松整地工作全面推进以来,既要核实面积、又要确保深度,给检测监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等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对机械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机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将越来越突出。2016年,我们将努力工作,加强措施,开拓创新,首先,争取中央和市财政加大投入,实现购机补贴政策普惠制这一多年的奋斗目标,让购机农民群众都享受到补贴;其次,加快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建设一批部市级试验示范基地,从播种环节开始,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突破收获环节的瓶颈,为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创造条件;第三,在深松整地工作上,推进“农机互联网+”,加大智能化深松监测仪的推广力度,使检测监管由传统的“人工为主”向“智能为主”的转变。2016年,我们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勇于担当,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任务,在重点农机化工作上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开创“十三五”农机化发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