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2-01-20
字体大小: 打印
  优化发展环境是增强城市软实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把青岛打造成为最适宜创业城市、推进青岛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的主要战略举措。为此,提出有关发展青岛软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在发展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发展环境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政府各部门进一步转变自身职能、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需要企业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但是,由于政府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是城市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和社会发展的职责,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城市发展环境建设中必然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示范效应。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是环境营造的最重要主体,尤其是在城市软环境的完善方面居于关键地位,政府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青岛发展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青岛市发展软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与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和投资者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改善空间。
  根据青岛市政府效能投诉中心开展“优化发展环境 走访千家企业”的调查活动数据,在影响青岛软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共列了11项内容,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是:办事效率不高、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政务公开程度不高等。主要涉及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司法治安环境、“三乱”现象、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廉洁从政、其他等10个方面。尚有39%的调查对象,认为青岛发展环境尚未取得明显或者较大改善。根源在于服务意识的淡薄,政府在职能建设上和行使上也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
  三、进一步优化青岛发展软环境的基本思路
  (一)继续改进和完善青岛发展的“硬环境”
  强调软环境的重要,并不是说硬环境不重要。软硬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硬环境比作骨架,软环境就好比灵魂。只有二者俱佳、相互配合,城市才能富有生机与活力、如虎添翼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硬环境建设始终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硬性指标,只有这个城市的“硬指标”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环境优美,才可能吸引投资者长期投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岛市硬环境的建设要把财力、物力和精力集中在市内快速路网、城市地铁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上,以此进一步提升青岛的集聚力、辐射力,拓宽发展腹地。
  (二)把“软环境”作为发展环境建设的重点
  伴随着城市硬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现代化,今后城区间的竞争将主要表现在城市间软环境竞争上。因为软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城市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政府组织、管理与服务水平,制订科学合理且吸引人的公共政策,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软环境,从而逐渐树立城市政府的亲民形象,提升政府的信誉,使城市形象、城市政策和城市发展环境成为吸引各项城市发展要素的媒介,最终必将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注意调动社会力量投入软环境建设之中
  在软环境建设中,地方政府需要以公共利益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考虑在多个层面构建城市软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政府应成为积极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实现城市软环境建设主体的多元化。除政府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和市民都可以成为重要的依靠力量。政府的职责不再是直接掌控城市软环境建设而是通过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搞好城市的科学管理,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和敏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做好城市软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四)在全市党政机关引入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推行 ISO9000 管理,对于转变管理职能、促进自身建设,可以产生以下效果:以文件化程序体系,促进机关规范化管理;通过对行政事务进行流程再造,实现管理的高效化、规范化、标准化;理清各种权责的关系,增强执行力;使政策、程序和效率相对稳定。截至目前,我国已有 2000 多个政府部门通过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许多地方成功地在党政机关中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对改善当地发展软环境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建议青岛市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完成之后,按照“四个统一”的标准(即统一组织、统一建标、统一审查、统一发证);采取“以点带面,分批推进”的方式进行,逐步推动全市党政机关整体服务质量水平和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秩序化、科学化和标准化。
  四、进一步优化青岛发展软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顾客”意识,突出“服务”导向
  只有实现了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让政府各部门、每一个成员真正树立起顾客意识,突出了服务导向,才有可能让发展软环境得到真正的完善。在这方面,青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借鉴海尔为顾客提供“五星级”服务的成功经验,运用到为投资商、创业者的服务上来。
  (二)改革和完善软环境建设考核制度与方法
  改革和完善考核与方法,是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的有效举措。为此,要扩大企业、群众、工作人员的参评率,进一步增强软环境评议的公开性;强化部门服务企业、群众和基层方面的实际效果的考核,加大对主要工作、重点事项的考核力度,加强对评议考核过程中意见建议的反馈、整改和督办等。今年开展的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三)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推进职能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只有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能真正建设好软环境。
  (四)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既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只有切实实现法治政府,才能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政府的先进性、社会的有序性。因此,“十二五”青岛市要实现政府转型,必须从立法、执法到监督的全过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通过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把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大大提高一步,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五)积极实施承诺制度,努力建设诚信政府
  社会的诚信体系,包括政府城信、企业诚信和公众诚信。其中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建设诚信政府是优化软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此,一要大力增强公务人员的信用观念;二要强化人大对政府的外部监督和政府自身的内部监督;三要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四要保持法规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五要减少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六)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努力建设阳光政府
  阳光政府透明政府也称透明政府,主要是推行政务公开,政治民主,赋予公民以知情权、参政权。建设阳光政府,既是政府适应信息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更是落实公民知政、议政、参政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客观要求。一是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政务公开机制;二是要畅通政务公开渠道,完善政务公开形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三是要完善社会承诺制度,建立健全举报、投诉、监督机制,保证政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七)注重加强廉政建设,努力建设廉洁政府
  建设廉政府的是一项与反腐败紧密相连的系统过程,需要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总结国内外反腐败的经验,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尽快建立包括“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在内的完备的制度体系。为此,必须抓好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等环节。
  (八)持续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建设责任政府
  现实中某些政府部门发生的破坏发展软环境的官僚主义作风等,就其根源是这些部门的公务员缺乏对人民负责的责任心所致。为了解决政府的责任心问题,首先要使政府的各部门树立起责任观念。即政府做任何一件事都要首先想到自己对人民负有责任。一要加强公务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教育,使政府各级工作人员从传统的“官民观念”转变为现代政治中的政府与公民的“平等交换和平等制约”观念;二要通过完善的、有权威的责任追究制度,来促进政府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很好地把政府责任的认识转化为实现政府责任的行动。
  (九)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效率政府
  一是通过精简机构、整合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二是树立企业理念、顾客导向,建立竞争机制;三是强化科学决策、公开监督,建立效率机制;四是建设电子政务、网上政府,提高服务效率。
  (十)重视机关队伍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机关队伍的管理、公务员队伍的效能,决定了政府的工作质量与执政形象,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有直接影响。因此,要完善城市发展软环境,必须从以下方面努力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一是建立完善公平竞争、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二要健全终身学习的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三要不断改进公务员作风,培养求真务实的从政理念;四是注重公务员管理与考核制度的创新。
  (十一)加强文化建设,提升青岛城市软实力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青岛市应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围绕打造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目标,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文化凝聚人心、汇集人才、吸引要素,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根据青岛已有经验和实际,其具体可行的思路有:以科学的文化发展制度与规划保障青岛软实力,以富有活力的文化体制与机制催生青岛软实力,以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发展支撑青岛软实力;以文明城市的创建增强青岛吸引力,以品牌城市打造提升青岛竞争力,以和谐社会建设提升青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