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发挥军转民产业市场纽带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2-01-20
字体大小: 打印
  国防科技有其潜在的、关系国家长远利益的战略性产业价值。发挥国防科技的制高点,挖掘国防科技民用产品的科技优势,把国防领先技术推广开来,“寓军于民”支持地方建设,将处于国际一流水平的军工科技,广泛应用于各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辐射、引领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服务经济建设。
  当前,军转民产业的发展,在宏观上已提供了政策支持,也开辟了流通市场,但是囿于跨界别而难于衔接、批量少却攸关的军转民科技成果要进入市场主体,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功利化、短期化(仅滞于展室)、片面化、模糊化、表面化(难普及使用)等现象还普遍存在。为此建议:
  1.加强引导,为军工产业转化搭建平台。政府在整个实施高新科技产品操作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纽带作用。政府应加强引导,在军工科技转化、委托市场策划等方面搭建平台,将军工技术在多领域推介给相关行业,逐步带起完全市场化的应用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企业化的国防科研院所及其生产单位,在经营指导、开发民用产品、开拓地方市场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建立相关奖惩机制。
  2.强化与驻地国防科研生产单位横向科技协调机制,聘请专家组,完善衔接操作机制,深化与军工产品研究的大院大所及其民品生产的战略合作,加强政府机构和驻地军工科研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健全整体合作的常规机制。
  3.围绕节能减排和基础设施安全产品,设立军转民专项引导资金,增强相关研究和产品的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军转民高科技市场机制发育与完善,实现军转民科技新产品国内市场开发、业态创新,强化综合科技创新保障;协调技术创新、产学研、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完善军转民科技创新评价与奖励机制。
  4.以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为契机,开展军地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科技合作,促进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广开科普论坛,提升社会参与性,促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升级换代,促进生产与营销。
  5.以提高基础设施安全水平为目标,发展军转民协议流通主导体系,完善市场进入控制技术与管理机制;以军转民技术配套、应用指标、推广增效为主题,健全关键技术可信服务机制,实现高效流通模式。以军转民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解决与地方服务平台的动力机制等问题,提升国防民用新科技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