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报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1-12-17
字体大小: 打印

  
  2011年度市政府确定我办的工作目标共有七项,已全部完成,促进了我市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截止10月份,海港口岸外贸运量累计完成2.23亿吨,同比增长3.6%;(预计全年可达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87.5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8%;(预计全年可达1300万标准箱)。海港口岸出入境旅客1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8.7%,(预计全年可达16.5万人次)。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136.71万人次,同比增长3.4%,(预计全年可达160万人次)。口岸进出口外贸总值1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一、着力推进实施建设蓝色经济区战略,口岸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一是全力抓好董家口港一类口岸开放准备工作,取得了口岸开放的“入场券”。组织有关部门多次赴省进京争取省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国家口岸办已将新设立的董家口港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经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了有关单位对董家口港水域开放的支持,突破了口岸开放进程中的首要关键环节;上报省启动了董家口港口岸临时开放工作程序;协调组织完成了董家口港口岸通关中心等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在港口尚未开放的情况下,对青岛港集团董家口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组织各查验单位先后完成了17次重载试靠泊的口岸监管任务,及早发挥了码头投资效益。
  二是积极促进青岛口岸发展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为落实蓝色经济区改革试点方案确定的任务,多次赴京与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接,争取了国家对青岛口岸开展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支持,取得了良好进展。到目前,青岛口岸发往阿拉山口国际过境集装箱3.6万标箱,同比增长9%。
  二、着力扩大海港口岸开放规模,口岸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完成了海港口岸青岛北船重工新建修造船码头和大港七号码头共11个泊位的开放验收,省政府已经正式批准对外启用。这是青岛口岸历史上年度新建码头泊位开放数量最多和码头泊位一次性通过开放验收数量最多的一年,超额完成了年内实现3个泊位对外开放的任务。
  二是浮山湾口岸开放范围确认工作取得新突破。经努力争取驻青口岸查验单位和相关单位的支持,完成了浮山湾口岸开放范围确认任务,并争取到国家各有关部委的会签同意,目前,只待国家主管部门正式发文公布。
  三、着力打造空港国际航运枢纽,空港口岸发展能级进一步壮大
  一是实现了直飞欧、美洲际航线“零”的突破。经多方努力,新开通了扬子江航空上海--青岛—洛杉矶直飞货运航线;新增了青岛—首尔—天津货运航线,圆满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新开2条空中国际地区航线的任务。
  二是空港口岸保税油库建设取得了新突破。组织协调海关、中航油等有关部门,多次赴京争取支持。经大力协调,破除了各方障碍,在空港设立了“中国航油青岛公用型保税仓库”,并顺利通过了海关组织的达标验收。我市已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型口岸之后的又一个启用机场航油保税业务的城市,增添了空港口岸开发国际航运市场的实力。
  四、着力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口岸辐射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
     一是狠抓以“便利、高效、顺畅”为主要内容的口岸大通关十件实事,大力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组织协调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全面实施了“通关单联网核查,纸面通关单不流转”的无纸化通关新模式,在检验检疫与海关之间实现了验放报关“零待时”;黄岛海港口岸在保税港区实施了进口箱24小时海关过闸通关,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在海运、空运和邮运各通关现场,全面实施了分类通关新模式,大港口岸80%以上的海关低风险报关单实现了系统自动快速放行,单证齐全的出口货物办理通关手续平均用时不足1分钟,口岸通关效率明显提升;空港口岸推行了出口直通式报检模式,代理报检企业在发送报检数据的同时自动完成报检过程,通关周期较先前缩短了1天;推行了边防检查信用等级评定机制,对航空公司、旅行社、船舶代理等诚信度高、经营规范的企业给予适当通关便利,收到了明显成效。
  二是创新国际邮轮的通关保障新模式。对以青岛为母港的“青岛-济州-上海-首尔-青岛”国际邮轮新航线,协调查验单位建立了“随船联检、船边验放、重点抽查与例行检查相结合”的通关新模式,使国际旅客在抵达青岛口岸前就能完成各项通关手续,实现了邮轮通关“零待时”。并先后完成了哥诗达“经典号”邮轮首航及“钻石公主”号等共21艘次国际邮轮通关保障工作,为3.7万余人次出入境游客和船员提供了便捷通关服务,接待邮轮数量和出入境人数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三是深入推进口岸跨区域合作。为进一步拓展青岛口岸货源腹地,增强青岛口岸的辐射力,重点赴河南郑州、洛阳、漯河等地推行“点对点”项目合作,与当地口岸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推进了海铁联运、增开“五定班列”和两地企业合作等。截止10月份,我市口岸国际海铁联运集装箱完成8.77万标箱,同比增长6.57%。
  四是全力推进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为优化中韩陆海联运进出境通关环境,协调推进了中韩海运旅检现场秩序整顿,推行了“货物申报、客货分流”通关新模式;协调查验单位完善监管流程及管理办法,实施了海关、检验检疫“一机两屏”查验,建立了货物甩挂运输虚拟监管通道,大大提高了进出口货物和车辆的通关效率。截止11月份,已完成9批37车次甩挂货物运输,居全省中韩陆海联运业务首位。
  五是口岸通关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圆满完成了金砖伙伴城市(青岛)会议、2011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青岛站赛事、第三届海阳亚沙会、苏迪曼杯国际羽毛球比赛等重大活动、赛事的通关保障任务。针对日本核辐射和台湾欧洲方向食品疫情防控的严竣形势,及时协调组织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积极应对,完善应急处置方案预案,建立健全了工作协调、联系沟通、重要事项督查、疫情分析研究以及重要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全力做好口岸检疫防控工作,保证了防控期间口岸通关安全顺畅。
  五、着力推进和谐口岸建设,口岸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编制完成了《青岛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青岛口岸历史上第一个全面、详细、系统地口岸发展规划,对于统领未来5年青岛口岸发展重点、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进一步做好口岸企业服务工作。针对当前国际经贸新形势,积极发挥口岸服务功能,主动组织协调口岸查验单位上门走访口岸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积极扶持口岸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开展,扎实为企业办实事。
  三是深入开展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围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举办了“党旗在口岸飘扬”主题演讲比赛,开展了“创文明服务、建和谐口岸”主题征文,举办了口岸系统书画摄影大赛等,进一步增强了口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活跃了口岸文化生活,有力推进了和谐口岸建设。
  四是加强口岸行风政风建设。深入开展了口岸社会监督活动,调整完善了口岸社会监督员队伍,采取明察暗访、社会测评、听取建议、反馈信息、通报情况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口岸通关环境的监督检查和整改优化,口岸行风政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总的看,今年以来口岸工作发展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当前口岸工作面临形势比较严峻,口岸各项主要指标持续提升面临较大压力;从自身来看,口岸信息化平台构建及大通关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与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抓好整改落实。也恳请广大市民监督我们的工作,对青岛市的口岸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为广大市民服务。下一步,将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争取国家出台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我市口岸国际过境集装箱业务发展环境。
  二是全力推进董家口港区临时开放工作,保障港区码头泊位建成后及时对外启用;协调推进董家口港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再造口岸发展新优势。
  三是加快推进青岛口岸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全面启用进程,进一步丰富航运服务中心功能,着力打造集通关服务、航运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航运交易平台。
  四是继续深化口岸“大通关”,新出台并全力做好2012年度大通关实事,切实推动大通关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减少企业通关成本,全面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五是继续推进口岸扩大开放,重点抓好海港口岸新建成泊位对外启用和空港口岸新开国际航线工作,积极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型国际枢纽机场建设,努力开创口岸开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