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接新职能、工作实现新发展的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市以创建食品药品最安全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食品药品民生工程,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大力开展安全整顿,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深化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
一、坚持“三个率先”,抓好“三个创建”,全面制定落实“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各级党委、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十一五”时期,我市食品药品安全“三项改革”、“两项整顿”奠定基础,科学监管能力明显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奥帆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多年来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今年六月,市委李群书记专题调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局制定了《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十二五”规划(草案)》。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要求,坚持“三个率先”(率先高起点推进食品药品民生工程、率先构建覆盖城乡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率先实现食品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深化“两项整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整顿),抓好“三个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药品安全示范创建、监管工作创先争优),全面加强八个体系建设,构建科学监管长效机制。
二、全面加强基本药物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的重大决策。我局把基本药物监管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保障基本药物质量安全。一是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质量新标准,对全市生产的339个基本药物品种,严格按照新版《中国药典》全部纳入提升标准监督实施。落实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对16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全面开展处方和工艺核查,从源头上保障质量安全。二是加强基本药物配送监管。与经营配送药品批发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完善中标基本药物留样备案制度。三是对基本药物实施全品种电子监管。2011年3月起对基本药物中标品种100%实施电子监管码管理,全市药品生产企业全部完成生产线改造,入网率达到100%,经营基本药物品种的药品批发企业入网率达到100%,实现了远程和实时监管,进一步完善了质量追溯体系。四是实行基本药物全品种覆盖抽验。对全市生产的基本药物所有品种实行全覆盖质量抽验,全年药品抽验2367批,超额完成国家和省计划,我市生产的基本药物抽验结果100%合格。全市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全程监管,质量安全有保障。我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三、深化“两项整顿”,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全面完成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构建药品安全六道防线。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突出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措施,集中抓好基本药物质量专项检查、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整治滥用抗菌药物等,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了全国全省检查评估,受到充分肯定。全市累计检查单位51000余家次,立案576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构筑了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医疗器械、进出口监管六道安全防线:研制环节,全面实施新版《中国药典》,严格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健全专家评审公示制度,保证产品注册科学公正。生产环节,以严格监控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全面落实质量受权人制度,完善质量追溯体系,药品生产企业检查率达到100%。流通环节,严格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开展十次专项行动,重点规范整顿了中药注射剂、生物血液制品、疫苗等高风险药品。使用环节,全面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对全市6000多家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整顿规范,加强医院制剂监管,不断提高安全用药水平。医疗器械监管,强化重点目录产品监管,开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级评定工作,高风险产品生产企业检查率100%。进出口环节,严格实行电子备案管理,保障青岛口岸药品进出口质量安全。今年以来,全市检查药械生产流通使用单位22000余家,责令整改268家,立案查处296起,有效净化了药械市场。全市全年未发生药品安全事故。
(二)大力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实现监管工作良好开局。今年六月起,各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始承接餐饮服务等监管职能后,迅速行动,按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强化基层、科学监管”的原则,立即开展了集中整顿规范全市餐饮市场的八项工作。一是全面组织开展餐饮市场专项整治。开展“餐饮市场集中整治月”活动和“食安大行动”,重点抓好学校、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食堂、旅游接待餐饮服务单位、集体配送餐单位和“小餐饮”单位等八个方面整治,突出抓好餐饮服务环节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严打使用“地沟油”行为,率先推行食品添加剂“五专两公开”管理制度,坚决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查餐饮单位48465家次,责令整改3026起。二是严格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切实把好餐饮市场准入关。建立全市“六统一”、“三分离”责任制,实现全部十一类许可全过程网上办理和电子监察。三是加大餐饮服务食品监督抽检力度,把高风险食品、食品原料和餐饮器具作为抽检重点。积极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全市餐饮单位量化分级实施率达到98%以上。四是加强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今年以来圆满完成苏迪曼杯、蓝色经济论坛、啤酒节等52次重大政治接待和国内外重大活动餐饮服务保障任务,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五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推行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公开承诺制度,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建立健全了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规范操作、健康查体和培训教育等制度。六是加强社会监督,营造安全发展和谐氛围。七是设立完善9600111举报投诉公开电话,及时查处投诉举报和办理各类意见建议。八是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实现了监管工作良好开局。
四、加强科学监管,构建长效机制。
(一)加强监管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与十二区市政府签订了责任书,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是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十二个区市完成了监管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工作,组建了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和各区市稽查大队,各区市正在抓好落实镇、街道办事处监管机构人员,逐步建立起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制,形成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推进示范创建活动。在12个区市、139个示范镇(街道)和100条示范街参加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和药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区(市)、示范镇(办)和市级示范街、示范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动区市和基层监管工作落实,推进创建食品药品最安全城市。今年市南区、黄岛区被批准为省级示范区并申报国家级示范先行区。
(三)推进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大力推行风险管理、网格化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和电子监管,创新实施全市食品药品电子监管网“118”工程,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监管网络、“全覆盖、网格化”运行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监管格局。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促进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三是强化质量保障体系。严格监督实施食品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全过程、可追溯”控制体系,实现来源可查、流向可溯、数量可计、质量可控。四是加强检验检测和技术支撑体系。抓好国家口岸药检所建设,列入市重点工程,具备了八大类产品检验能力,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五是强化风险管理应急体系。坚决防控、科学处置安全事件。六是完善宣传教育体系,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以保障和服务民生为主线,以加强科学监管能力建设为根本,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一是加强科学监管能力建设。开展“深化创先争优、推进科学监管”和“寻标、对标、达标、夺标”主题活动,高点定位谋发展,对标先进找差距,开拓创新争一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审批环节少、运转效率高、服务态度优”的标准,整合许可职能,合理划分事权,优化办事流程,创新管理方式,首创了分类分级风险管理模式,保证了审批“依法、规范、透明”运行。依法完成许可事项1682项,事项办理提速70%以上,群众满意率100%。二是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深化政务公开,优化发展环境,对审批认证等重点环节全程公开。狠抓作风转变,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开展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全系统有6个单位先后获得过“基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称号,今年又有4个单位被推荐为“基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充分利用我局“9600111”监督投诉热线和“网络在线问政”、“行风在线”、“民生在线”、“阳光政务热线”等平台,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建议,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办理群众举报投诉、咨询和市民意见建议1500余条,努力改进工作。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活动,在行政审批大厅、稽查执法岗位全面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强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十条禁令”,实行全员廉政承诺,规范执法监管行为。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监管队伍。黄岛分局“丹心护民生”被评为市廉政文化十大品牌,黄岛分局、崂山分局和胶州市局先后被市纪委授予青岛市廉政示范点。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重点工作措施
食品药品安全是各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共性问题,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矛盾凸显期,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必须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缩短这个进程,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当前,特别是农村和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技术监督能力不足,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我市餐饮企业量大面广,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在全省最多,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整顿规范。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实施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十二五”规划,坚持“三个率先”,深化“两项整顿”,抓好“三个创建”,加强八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食品药品民生工程,构建科学监管长效机制,也恳请广大市民监督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努力创建全国食品药品最安全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