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2011年工作报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1-12-17
字体大小: 打印


尊敬的各位市民代表:
  下面,我代表市水利局全体员工向各位市民代表汇报工作,请评议和提出宝贵意见。
  市水利局担负着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村水利发展、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政执法、水利移民后期扶持等职责(注:青岛城区自来水工作由市市政公用局下属的海润集团主管、崂山水库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市政公用局主管、市内四区的河道治理和防汛工作由市城乡建委主管、水污染治理工作由环保部门主管)。
  一年来,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及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级水利工作会议和三个1号文件精神,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审视、定位、谋划水利改革发展,以创建全国水利现代化城市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重点,以高绩效机关和政风行风建设为保障,积极践行科学治水思路,努力实现水利更高水平的发展,确保了全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为“宜居青岛、幸福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通过一年来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10项重点工作任务。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待表彰)、全国水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防汛抗旱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进单位等。特别是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工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争取了大沽河治理、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小农水重点县、河道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方面资金2.7亿元,比6000万元的年度任务超出2.1亿元。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级水利工作会议和三个1号文件精神,努力创建全国水利现代化城市
  今年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1号文件下发后,市水利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参与起草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1号文件和责任分工方案,并认真组织筹备了全市水利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拜访水利部领导时,我市争取成为了全国七个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按照水利部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水利局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试点有关工作,目前已编制完成了《青岛市水利现代化规划》(初稿),提出了“一城两片区”的规划构想,初步确定了2010—2020年青岛水利现代化阶段目标和体系。拟于12月中旬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报水利部和市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防汛抗旱工作卓有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是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在去冬今春150年一遇严峻的旱情面前,市水利局全体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市政府“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的要求,大年初二起就分赴抗旱第一线,全身心投入到艰苦细致的抗旱工作中。通过加强旱情测报,完善和运用抗旱预案和方案,新辟和科学调配抗旱水源,及时购置调拨抗旱设备和物资,全力以赴打好“保饮水、保春灌、保春播”硬仗,取得了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防汛和防台风期间,严格落实各项防汛防台风制度和措施,超前开展防汛防台风检查和隐患整改,修订完善防汛预案,强化防汛防台风物资及队伍保障工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防汛责任制、防汛物资、抢险队伍、防汛预案、应急工程建设、防汛调度等“七个到位”,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和防御“梅花”台风安全。特别是在防御第9号“梅花”台风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临战之势,科学指挥调度,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台风走向和变化,备足防台风器械和物资,充实防台风抢险队伍,超前开展防台风演练,通过各大媒体在全市滚动播报防台风公告和温馨提示,及时处置各种险情,将台风带来的危害降到了最低限度。目前,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比常年多1.7亿立方米,为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切实抓好以大沽河为重点的河道治理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牵头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大沽河治理的意见》起草工作,并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大沽河前期调查、防洪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两个规划编制及有关前期工作。近期,将举行大沽河治理工程开工仪式。到“十二五”末,使大沽河全线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治理目标。同时,我们高质量完成了白马河、流浩河等年度治理任务。
  三是切实抓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市对存有安全隐患的23座大中型水库和322座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解决,而且提高了水库的蓄水能力,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其中多项工程被评为水利景点工程。受益于水库除险加固,今年春我市虽然遇到了特大旱情,但年初水利设施蓄水比常年多1亿立方米,保证了城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安全。今年我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资2400万元圆满完成了1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三、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
  一是切实抓好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在前几年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除氟改水等工程的基础上,今年是着力提高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水平。胶州铺集等1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面竣工,解决了14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5.96亿元的29处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一期工程正在加大施工力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年底前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工程竣工通水后,我市农村50万人可实现集中供水,规模化集中供水率可由“十一五”末的61%提高到73%。
  二是切实抓好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按照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要求,高标准完成了莱西产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了胶州杜村片区、胶南藏南片区等四个节水灌溉项目,38处平度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以及60个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恢复、改善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49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8.6%,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244万亩,走出了一条“粮田灌溉渠道防渗化,田间输水管道化,瓜果蔬菜微灌化”的节水灌溉之路,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切实抓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在国家和青岛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十一五”时期,我市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今年完成了《青岛市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扶持“十二五”规划》等四个规划,争取上级3143万元的结余扶持资金,及时规范发放了7447万元的直补资金,实施了196个库区扶持项目并顺利竣工,库区移民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四、水资源和水保生态工作扎实有效,进一步提升了用水管水和生态环境水平
  一是抓好青岛大水网工程建设。会同有关区市完成了产芝水库向即墨、城阳、崂山调水工程和白马河向董家口港区调水工程前期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年末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还积极开展了沐官岛水库建设的有关前期工作。通过水源工程和调水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南北贯通、蓄引结合、库河相连、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青岛大水网体系,确保城市用水安全。
  二是精心打造清洁型小流域。积极推广“蓄一河清泉水、建一条经济带、成一道风景线”的小流域治理模式,高标准完成了城阳书院水库、胶州母猪河、胶南藏马山等13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三是坚持依法科学管水。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组织起草了《青岛市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将省下达我市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套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区市,为全面实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奠定基础。全市25个水利警务室建设全面完成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扎实开展了以查处河道、水库管理范围内非法采砂、非法占用等为重点的水事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完成了《青岛市小型农田水利管理办法》调研、起草、送审及发布实施工作。依法完成了水利规费征收目标任务。
  五、“四个建设”再上新水平,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从严管理干部治理庸懒行为工作;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三是扎实做好“网络问政”、“民生在线”、“行风在线”等工作,及时有效解决了市民朋友反映的16个问题,各项工作满意率均在90%以上;四是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全面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四个建设”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全市水利事业发展。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城市供需水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城市供水矛盾日渐突出。二是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我市多数河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堤防薄弱,防洪、排涝标准低,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三是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存在田间配套工程不完善、维修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级水利工作会议和三个1号文件精神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水的需求,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构建“六个体系”。一是构建城乡一体的供水保障体系。二是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三是构建农村水利保障体系。四是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五是构建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六是构建现代水利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重点实施“八大工程”。一是实施大沽河防洪工程。二是实施青岛大水网建设工程。三是实施沐官岛水库建设工程。四是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二期工程。五是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六是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七是实施小型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八是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三)切实抓好“十项工作”。一是抓好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二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三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四是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五是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和建设管理工作。六是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七是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八是抓好水利普查工作。九是加强高绩效机关建设。十是加强水利督查考核工作。
  各位市民代表,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恳请各位市民代表监督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多关心、多批评、多提意见,帮助我们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