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防办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始终把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推动人防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充分发挥人防资源优势,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业务职能目标任务。
一、紧紧围绕“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加大对地下空间资源规划管理和建设力度
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既是依法管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更是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具体措施。今年以来,先后编制完成了《青岛市轨道交通3号线人防工程设防方案研究报告》、《高新区人防及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和《黄岛区安子居住区地下空间及人防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些规划的完成,对于加强全市地下资源管理、科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缓解地面空间压力、解决城市日趋严重的用地紧缺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人防工作职能和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在人防工程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优先安排有利于民生、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的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对今年已经开工建设的东海路和湛山广场人防平战结合工程,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人防工程设计技术优势,会同市北区政府利用早期人防工程开发建设地景大道和红酒博物馆,为市北区特色街建设增光添彩。对即将开工建设的书院路商业街、李村商业街和即墨文化广场人防平战结合重点工程,加大协调力度,力促早日开工建设。今年以来,积极争取国家、省人防办的支持,共批准立项重点工程18项;多方筹集社会资金36.3亿元;计划建设人防工程规模达200余万平方米。无论是利用社会资金总量,还是人防平战结合工程建设规模均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结合民用建筑建设防空地下室取得新的突破。截止10月底,全市完成报建防空地下室面积51.1万平方米,竣工防空地下室面积16万平方米。上述工程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完善城市居住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度关注民生,积极参与城市公益事业建设
停车难是人民群众长期关注影响城市管理、制约前海一线旅游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我们会同市南区政府共同筹资1.2亿元,拟开工建设可容纳700个停车位的海趣园人防平战结合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可大大缓解周边居民和游客的停车难局面。针对青岛大学东西两个校区被青大路分割的实际,为解决每天2万多名师生、员工和周边居民人车争道、通行安全问题,确定在青大路和青岛大学东校区建设两条人防地下过街通道。我们从工程计划报批、设计、招投标等各个环节,坚持特事特办,即将在十二月份开工建设。今年还作出了龙山地下商业街扩建改造方案,将江苏路段与地景大道贯通,并在龙山地下商业街龙江路段扩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将原有空间加以扩大改造利用,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利用早期人防工程,建设的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最大的商业娱乐场所。
坚持“多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减少一个困难家庭”的宗旨,研究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目前,全市已利用早期及新建人防工程达120余万平方米,涉及地下商场、停车场、工厂、仓储、养殖、供热等行业领域,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达2万多个,实现了人防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人防平战转换是人防应急救援准备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市人防工程转换工作面广量大的情况,本着保障人员和物资并重的原则,完成了人防工程的平战转换预案编制工作,得到了国家人防办的好评。研制开发了人防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人防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为平时作为大、战时能力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三、以信息化为核心, 建设高效人防指挥通信体系
为了全面推进指挥体系和应急备份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人防应急救援指挥能力。一是加快了指挥通信网络的建设步伐。依托军网建设了人防信息化专网视频系统,形成了以市人防指挥中心为枢纽,综合通信、指挥控制、决策支持、监视预警功能于一体的指挥平台。二是加强了警报网络建设。按照《青岛市人民防空警报系统建设与布局规划》,全年新安装电声警报器46台,采取无线警报遥控技术,提高了警报无线遥控的可靠性,使警报覆盖率、鸣响率得到大幅提高。三是建设了人防地理信息系统。以整合人防数据库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了人防地理信息系统,集最优路径分析、预案想定、态势推演、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人防地理信息系统。四是完成了高速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建设任务。该系统采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在应对灾害事故方面,实时进行图像、声音、数据等通信要素同步传输功能,增强了应对战时和平时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四、加强“两防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人防民防教育
在防空与防灾“两防一体化”建设方面,一是组织了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根据《青岛市结合防空警报试鸣日组织防空防灾应急演练实施方案》,于11月14日组织了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同步进行了地下商场、有关学校、社区的应急疏散演练,增强了广大市民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自救意识和能力。二是推进了社区民防之家示范点建设。选择市南区湛山街道、四方区海伦路街道和即墨市通济街道进行里了民防之家试点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民防、国防意识。三是积极开展了民防知识教育。为了扩大人防民防教育面,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人防(民防)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民防教育机制。编写了《小学生民防知识读本》,夏耕市长亲自作序。在山东省预备役高炮师建立了人防宣传教育培训基地,民防知识教育在初级中学得到全面普及,小学教育得到有效延伸,全年受教育学生达10万人。通过教会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强化了民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
五、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创建高绩效人防机关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规范了人民防空行政审批流程,统一了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文书、执法监督,制定了《行政处罚栽量基准制度》和《关于加强人防工程口部建筑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行政执法水平得到提高。积极打造 “平战惟民”的人防机关服务品牌,通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建立机关文化长廊等形式,进一步营造机关文化氛围。以规范、制约、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为重点,以建立电子监察系统为手段,建立完善了人防行政权力运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关口前移,为全市人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