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外办在外交部、省外办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化危为机,求实创新,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服务”取得新成果,外事管理开创新局面,外事工作取得新成绩。继去年外办被评为奥运会全国先进集体以来,全年又先后荣获沃尔沃帆船赛、多国海军节保障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凝聚着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外事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我们倍加珍惜。
关于今年的工作,我重点汇报五个方面:
第一,“顾全大局”积极维护和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是地方外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来,外办配合中央有关部委成功接待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访问团、老挝人民革命党中组部代表团等外国国宾、党宾重要团组,积极做好增信释疑工作,增进了双方互信和友谊。突出在外宾接待、礼宾指导、翻译服务等方面服务多国海军节、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等在青举办的12项双边或多边国际活动,推进了国家双边或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积极维护中日友好关系,组织安排市领导成功出席在日本下关举办的“青岛——下关结好30周年庆典活动”;协助市人大与日本新潟市议会正式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开创我市乃至全省人大系统与国外地方议会缔结友好关系之先例,为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
第二,“立足友城”全方位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地方外事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外办充分借助友城、使领馆、国际友人、华人华侨和民间友好组织等外事资源优势,在经贸、科教文卫体等各领域全方位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其中,突出“引资促贸”工作,全年促成众多项目和外国商务机构落户青岛,如促成荷兰贸促会、加拿大商业公司、韩国群山商会在青设立代表处,一系列大项目和驻青商务机构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在巩固已结好友城交往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交往渠道,今年新缔结韩国蔚山、德国雷根斯堡2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自此我市友城共55个,友好足迹遍及世界31个国家。
第三,着眼“软环境建设”精诚服务企业和社会。积极围绕“走出去”做好服务工作。以入驻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为契机努力提高因公出国审批效率(其中企业人员审批半天即可办结),同时实现出国申报网上办理,受到基层普遍欢迎;积极协助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日韩等使领馆积极争取出国签证政策,为海尔、海信争取到因公赴港澳自行审批权,争取到新华锦集团等7家省属企业因公出国(境)手续在青办理;先后走访海信、市红十字会、青特集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友协理事单位,协助其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配合“请进来”做好服务工作。对企业邀请外国客户来青给予支持,全年共发邀请函1910份,未因甲型H1N1流感影响其对外交往。积极围绕提升城市美誉度做好服务工作,全年配合我市啤酒节、电博会等重大节会活动邀请接待外国政要、500强或世界知名企业代表共114批791人次,以及来自世界26个国家的59家媒体100多名记者访青,通过他们全面宣传推介青岛作为“帆船城市、海洋城市、品牌城市、港口城市、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参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充分发挥外语翻译优势,先后多次组织市外语专家顾问团对市内交通要道及著名旅游景点的英文标识进行纠错整改,进一步净化了我市外语环境,全面提升了我市国际化城市的良好形象。
第四,“依法依规”开创外事管理工作新局面。强化因公出国(境)管理。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严把出国审批关,有效防止了因公出国(境)违规违纪特别是“以公务为名行旅游之实”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全年共审批、审核因公出国(境)团组705批1951人次,是历年最少的。外交部、省外办先后推广了我市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典型经验。强化领事管理工作。全年受理各国使领馆照会80余份;协助日本驻青总领馆顺利开馆,制定出台了《青岛市关于规范与驻华使馆、驻青领馆交往的意见》,建立了青岛市领馆安全联席会议机制;成功处置了40起涉外敏感案件和7起境外领事保护案件,重点评估分析了“建国60周年和十一运期间的涉外安全突发因素”,有效维护了我市涉外安全和社会稳定。强化礼宾和外国记者工作。根据国务院537号令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我市外国记者采访新规定;礼宾工作得以全面规范,出台了《青岛市涉外工作礼宾规范和市级领导出席重要外事活动的若干规定》,首次对市级领导出席外事活动的申办原则、工作程序、礼宾规格等作出了严格规定。
第五,围绕“当好外事参谋”全面提升外事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方面抓调研。今年来,外办共起草调研报告20余篇。其中,《网络与公共外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新时期地方外事管理模式建立》等多篇调研报告被外交部、全国友协、省外办刊登转发。特别是近期,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友城工作批示精神,深入研究了我市近30年的友城工作,查问题,找不足,抓整改,为今后我市友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另一方面,抓培训。按照年初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首次筹备举办了为期2天、涉及因公出国管理等7项专题内容的全市外事工作培训班。同时,积极推动外事培训进党校,制定了培训教案。此外,为兄弟部门和区市开展外事培训17场约1300人次,全面提升了我市外事干部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回顾全年工作,深感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离社会各界和大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如对全市外事资源的整合利用做得还不够,友城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外事普及宣传教育还有待强化等。2010年,外办将在外交部和省外办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对照不足抓整改,积极为“两个服务”做出新的贡献。
具体举措有五方面:一是配合电博会、啤酒节特别是国际新能源论坛等重大节会活动,做好党宾、国宾、友城、世界500强、友好人士的邀请接待、礼宾指导和翻译服务等工作。二是依托友城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重点做好友城高层互访,推进与各友城间务实交流与合作,同时研究制定《青岛市友城工作五年(2011年至2015年)规划纲要》。三是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促进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区、雷根斯堡市,以及日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在招商、贸易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四是强化外事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因公出国(境)管理,围绕我市中心工作竭诚服务务实团组走出去,严格控制一般性考察团组,坚持遏制公款出国(境)旅游等不良现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