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地方财政收入、编制财政收支预算和监督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今年市委、市政府给我局下达了12项职能目标,要求我们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帮扶企业,努力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为支持发展、服务群众和改善民生聚好财、用好财。这既是市委、市政府的重托,也是广大市民的期盼。下面我就财政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向大家报告如下:
一、在支持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今年,市人代会确定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的目标,比去年低9个百分点,这是统筹考虑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形势变化情况和保障民生、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需要做出的收入安排。
为了实现收入增长目标,我局坚持把支持经济发展作为带动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扩大政府投资方面,通过预算安排、项目融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海底隧道、城市排污管网等扩大内需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消费方面,通过简化家电下乡补贴程序,加快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进度,目前共向农民发放补贴8088万元,带动我市农村市场家电、汽车及摩托车消费增长30%以上,取得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的良好效果。在支持出口方面,安排2.1亿元,对企业开拓市场、服务外包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进行补助,并加快出口退税速度,缓解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困难。
随着我市经济的企稳回升,今年下半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可以完成人代会确定的收入增长8%的任务,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为全市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城乡群众切身利益
在今年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市财政用于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达到87.6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6.2%,高出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0.4个百分点。今年财政支出突出了以下五个保障重点:
一是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力度。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30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1500元提高到1800元,10.6万城乡低保对象直接受益。将全市42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了152元。对暂时经营困难而不裁员的819户企业发放补贴6732万元,稳定了4.4万职工的就业岗位;新开发6250个公益性岗位,帮助8万人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帮扶2万人实现了自主就业。
二是努力解决市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安排5亿元支持廉租房建设和筒子楼改造。近两年累计投入11.2亿元,新建廉租房6333套,整治改造筒子楼163栋、旧住宅区11片,受益居民3.3万户。安排3.6亿元,大力支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安排3000万元,用于崂山水库上游区域污水治理项目,促进了我市饮用水源保护。补助供热、供水、公交等公用事业6.5亿元,改善了居民生活及交通条件。
三是积极为群众看病就医创造更好的条件。进一步加大了医疗卫生投入,重点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公共卫生建设。支持大型医疗设施建设向市区北部倾斜,投入3.2亿元用于市妇儿中心及北部医疗中心建设,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合理。及时拨付1935万元防控甲流疫情。足额安排资金,支持儿童补种乙肝疫苗、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等6个惠民卫生项目,38万群众受益。
四是优先保障新农村建设。投入5亿元用于农村“五化”、中小型水库加固和农业综合开发,将3.9亿元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补和农机具等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种粮农民,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安排2000万元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近7000户农村贫困家庭受益。今年市财政对平度、莱西、即墨、胶州、胶南的转移支付资金累计达到23.5亿元,重点补助五市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财政困难的镇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师生以及“村村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保障更加公平和广泛。
五是大力支持教育、文体事业发展。在确保教育支出实现法定增长的基础上,安排1.8亿元用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工资发放。发放1亿元高校及职校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4万学生受益。投入2720万元,为全市1136所中小学安装4060台“节能饮水机”。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工程。筹措7.6亿元,用于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今年我局从严控制行政成本,大力整合专项资金,将市级行政事业开支压缩了5%,把腾出的资金和新增财力安排到了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三、全力以赴帮扶企业度难关
针对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冲击,我局从减轻企业负担和加大政策支持两方面入手,千方百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一方面为企业减轻负担。共取消、暂停或减征100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全年为企业减负6亿元。通过降低企业职工失业险、工伤险和生育险费率,缓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减轻企业及职工负担11亿元。
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为我市3类出口产品和11类节能和高新技术产品争取了提高出口退税率及调整关税等优惠政策,970户企业受益。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帮助3600家中小企业盘活流动资金90亿元,帮助110户企业到外地组团参展和开拓市场。多渠道筹措资金9.3亿元,加快了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步伐。
四、强化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今年我局在财政监管方面重点抓了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进一步规范部门用财行为。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和资产配备标准,清理规范了部门专项业务费,建立了财政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对重大活动使用设备实行统一调配和循环使用,节约财政资金2600万元。
第二,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安排资金之前,采取论证评审的办法,择优分配财政专项资金。在项目完成之后,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对效益不高的专项资金予以清理整合,促使项目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加强财政投资监管和超前防范债务风险。及时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政府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投资项目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管,对政府债务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建立偿债责任制和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努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即将过去的2009年,我们深感当前财政工作仍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与市民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一是财政持续增收的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支矛盾未得到有效缓解,民生保障的力度有待加强。二是财政监管的力度不够大,一些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过程中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三是财政干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还需要下大力气提高。
为此,我们将用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夯实我市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财力基础;用更大的力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用更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促使财政资金用到实处、用出实效;用更积极的态度,提高财政队伍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在此,我们恳请广大市民对财政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会把市民的期待和要求作为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