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2009年工作报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9-11-30
字体大小: 打印
  计划生育是政府工作中唯一一项戗茬工作,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仍然是天下第一难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全国性的难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积极应对,锐意进取,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1至10月,全市共出生50537人,出生率为6.6‰,自然增长率为2‰,合法生育率为98%,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5.8,各项指标均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全年可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人口责任指标。
  一、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落实镇、村、企业计生工作规范,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服务。开展人口基础信息集中清理核查,共比对婚姻登记、出生、迁移落户等信息200多万条,对发现的漏管、违法生育瞒漏报等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积极推进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孕环情监测、社会抚养费征收三项基础工作,到10月底,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81.6%,同比口径较去年提高45个百分点;孕环情监测率达99.4%;共处理违法生育4991例(含往年违法生育),处理率达87.8%,137名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给予了纪律处分,有效遏制了违法生育的发生,强化了基层基础。今年,全市违法生育较去年同期减少1924例,减少了69.26%。
  (二)切实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建立起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个案信息上报、反馈、交流制度,今年共交流信息83.2万余条。加强区域协作,与省内外38个市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作关系,在全省率先实现流动人口计生“一盘棋”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关爱加盟连锁服务”活动,今年有44万余人次享受到232项优惠或免费服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率均达93%以上。我市被评为全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三)大力推进计生后进转化工作。年初,对31个工作薄弱的镇(街)实施“重点管理”,制定方案,进行重点帮促,单独监控,层层建立起党政领导对口帮包责任制,普遍开展以违法生育查处、强化孕前型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活动。到10月底,31个“重点管理”镇(街)的合法生育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预计到年底转化率将达90%以上。
  (四)全面开展基本国策宣传教育。深入进行社会宣传和新闻宣传,1-10月份,全市共免费发放各种宣传品236万余份,更新标语26.98万条,组织“三下乡”活动69场次,并创新宣传手段,设立网上人口学校;在各级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发表计生宣传报道4281篇次。目前,全市平均初婚年龄达25.7岁,初育年龄达27.2岁,一孩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率达到48.1%,累计有24431对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妻自愿放弃生育二孩。
  二、真心实意为计生家庭做实事、办好事
  (一)认真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救助政策。计生家庭为国家做出贡献与牺牲,应受到关爱与补偿。因此,我们想方设法为计生家庭除忧解困。今年全市各级用于计生家庭奖励优惠救助政策的资金近4亿元,受益群众累计达760多万人次。其中,农村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和双女户父母的奖扶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60元,为27179名奖扶对象发放奖扶金1695万元;为65万独生子女父母发放奖励费5000多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独生子女报销比例高于其他人员5个百分点;有1.94万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在按人均分发集体福利时享受到增加1人份的待遇。为3972名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未再生育、抱养的对象发放特扶金450万元;率先在全国建立起计生节育手术并发症关爱金制度,为178名并发症患者发放生活补助26万元;利用计生公益金87.53万元,救助709个困难计生家庭等。此外,12区市还结合各自实际出台38项各具特色的计生奖励优惠救助政策。
  (二)全面实行城乡计生“零收费”服务。全市投入2000多万元,为育龄群众(包括流动人口在内)免费开展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投入900多万元,对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生殖健康查体、孕前和早孕服用叶酸服务,对部分可由镇级服务站治疗的疾病免费治疗,到10月底已跟踪治愈妇科疾病患者3.9万名。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对此做出批示,给予高度评价。
  (三)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城乡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近三年市和郊区8区市两级财政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区市、镇、村服务站(室)设备更新,房屋改扩建;市内四区投入580多万元用于49个城市社区计生服务站建设,打造“一刻钟计生技术服务圈”,全市12个区市计生服务中心、农村124个镇(街)计生服务站、4545个村计生服务室全部达到国家要求的建设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计生优质服务全覆盖。全市已有10个区市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总数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及省内17个市之首。
  三、切实转变人口计生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我市是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试点市,承担着为全国工作的发展引路和示范的重任。全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工作思路从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全面推进优生系列工程,科学整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出生缺陷一级干预,为4万余名待孕对象建立了孕前优生健康档案,一级干预覆盖率达90%。积极建立性别比正常情况下关爱女孩的长效机制,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在全国、全省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连续17年保持在正常范围。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介绍。
  积极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向公开化、法治化、信息化转变。大力开展阳光计生行动,131个计生管理服务项目均全部向社会公开,并在市直部门中率先实现了服务项目场景式公开,实现了网上办理有关计生证件和网上投诉及救助。严格依法行政,积极开展便民维权活动,共设立计生便民维权服务点191个,接受并为群众解决问题4036件,已连续8年无行政违法案件,无行政效能投诉。全面建设“网上计生”,建立起育龄妇女婚、孕、育、避孕节育等信息采集实名登记电子“一证制”,实现了信息采集、汇总、分析手段与方法的创新。积极推进人口计生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管理服务信息化。我市在全国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改进工作,制定完善24项相关制度。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全系统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加班加点,顶酷暑、冒严寒,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塑造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计生队伍的良好形象。
  2009年,我市人口计生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群众的生育观念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差距较大,长效节育措施落实难、意外妊娠终止难、违法生育调查处理难等困难依然存在,基层基础工作还不牢固,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不断增多,城市计生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普遍惠民政策与计生政策不衔接,实行计划生育的老年夫妻面临老年保障的风险;少数计生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还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等等。我们将着力从以下方面改进:一是继续坚持着眼基层,狠抓基础,着力抓好三项基础工作和薄弱镇、村转化工作,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二是加大对新建物业小区、城乡结合部、人户分离人员、流动人口的工作力度,抓好城区属地管理和基层责任人计生责任制的落实。三是深入开展计生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活动,全面提高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继续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并积极争取出台新政策,实现普惠性公共经济社会政策与计生优惠政策的衔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