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地震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7-03-08 来源 : 青岛市地震局
字体大小: 打印

   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紧紧围绕防震为民这一中心任务,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青岛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试行)》(青政办发〔2009〕36号)规定,认真做好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政务公开机制。为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局着眼于建立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首先是组织局党组成员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以及省市相关文件,统一了思想,充分认识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是充实和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仇维宏同志任组长,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日常工作由局办公室主要负责,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三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我局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规范建设,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地震科普、抗震设防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

  (三)用好载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一是依托市政务网站和市防震减灾信息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网站列为公开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了政务公开、政策法规、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科普、下载中心等专栏,将公开信息编制公开目录,逐一上网发布。设立局长信箱,专门接受群众投诉举报。二是通过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展等活动,布设地震展区、发放手册,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三是有效发挥广电、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作用,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通过“三民”活动,公开职能,报告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四是进一步发挥12322语音服务热线的服务功能。利用12322语音服务、手机短信服务,实现“贴近式”服务功能,先后10余次向市民解答20多个问题。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6年发布财务信息3条、工作动态9条、年度报告1条、年度报表1条;举办网络在线问政2次、民生在线1次、行风在线1次。

  二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6依申请需要公开的信息0条,没有任何行政事业收费项目。

  三是咨询和投诉情况。政府信息公开0件,已办结0件。

  四是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无。

  五是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我局现有2名同志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没有单独列支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帐目。

  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开质量;加大公开力度和时效管理,切实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增加信息量并及时更新。

  附件: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青岛市地震局

                                  2017年3月8日

  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青岛市地震局                         填报日期:2017年3月8日

  统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条

  47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专指有规范性文件登记号的)

  件

  1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专指有规范性文件登记号的)

  件

  1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41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0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10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0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次

  7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次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次

  0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2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1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篇

  0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次

  0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次

  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件

  0

  1.当面申请数

  件

  0

  2.传真申请数

  件

  0

  3.网络申请数

  件

  0

  4.信函申请数

  件

  0

  (二)申请办结数

  件

  0

  1.按时办结数

  件

  0

  2.延期办结数

  件

  0

  (三)申请答复数

  件

  0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件

  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0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件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件

  0

  涉及商业秘密

  件

  0

  涉及个人隐私

  件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件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件

  0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件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件

  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件

  0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件

  0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件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件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件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六、举报投诉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件

  0

  (二)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七、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条

  0

  (一)纸质文件数

  条

  0

  (二)电子文件数

  条

  八、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设立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数

  个

  1

  (一)市政府部门网站数(市直部门填写)

  个

  1

  (二)区(市)政府门户网站数(区、市政府填写)

  个

  (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网站或专栏(区、市政府填写)

  个

  九、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十、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个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个

  0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人

  2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人员数)

  人

  0

  2.兼职人员数

  人

  2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和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

  十一、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次

  0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次

  0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