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5-03-05
字体大小: 打印

  2015年,市质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树立法治新思维、实现改革新突破、推动事业新发展,努力开创“蓝色引领、纵横结合、开放共赢”的青岛质监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一、着力抓标准、强计量,实现为民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充分利用好标准化项目资助奖励这个抓手,引导企业采用先进国际标准,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项,创建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家,提高“青岛标准”国际国内话语权。抓好青岛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担的国家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黄岛区蓝莓种植国家农业标准化试点任务,抓好中德生态园国际标准化综合示范区的建设。

  二是扎实抓好计量监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计量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地区综合实力方面的优势。深化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5万台件;对电子秤、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等重点领域开展计量监督检查,完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800批次,保障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和广大群众合法权益。抓好能源计量工作,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完善“能源计量信息平台”数据库,组织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帮助企业节能降耗。

  二、着力查隐患、严执法,实现保障安全能力提升

  一是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站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高度严防死守。抓好特种设备设备登记、定检、作业人员培训等基础工作,新办理使用登记特种设备12000台。通过加强宣传、培训、约谈、面向社会公开承诺等举措,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液氨制冷企业、液化气充装单位和涉及公众安全的电梯、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重点企业、重点设备的监察,监督抽查特种设备生产单位100家,防患于未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安全事件反应及时、处置科学。以电梯为突破口提高智能化监管水平,推进全市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监管和服务效能。

  二是切实抓好行政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围绕群众关心、媒体关注、消费者反映强烈的行业、产品、设备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全年开展质检利剑等专项行动不少于10次。围绕关系国计民生、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资建材、家电家具、日用消费品等重点工业产品开展打假治劣专项检查,彻查大要案,多办有影响的案件。进一步加大对区、市质监部门的培训和督查力度,压实职能部门的分级管理责任,严厉打击地方保护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12365质监热线”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大执法信息和12365信息的分析力度,完善风险研判预警机制,对区域性、行业性、苗头性的问题做到及时通报。

  三、着力提质量、增效率,实现助力转型能力提升

  一是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进一步完善市长质量奖评价机制,增设提名奖。积极开展质量工作立法调研,科学开展质量工作考核,增强考核实效,加快形成政府引导的质量创新体系。对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等大力开展质量提升工程,确保不出现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加大“创造、守信、品质、卓越”城市质量精神和质量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企业“以质取胜”,唱响“青岛质量”。

  二是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涉蓝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名牌培育力度,全年争创省级名牌不少于15个,努力再造一批“青岛名片”。开展企业品牌价值评价和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宣传推广工作,提高知名企业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发挥好相关企业、产品的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全国高速列车研发制造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和平度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区”试点工作,加快形成品牌带动行业、区域经济提升的正能量。

  三是深入抓好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抓好工业产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的监督抽查,年抽查不少于960家企业1460批次产品,日用消费品抽查比例不低于56%。加强监督抽查制度建设,切实做好不合格企业和产品后处理工作。简化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加强对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监管,深入实施对获证企业的分类监管。创新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特别是以检验检测为依据的风险研判体系。

  四、着力谋改革、求突破,实现技术支撑能力提升

  一是加快推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建设。抓好海检公司和2个合资子公司的筹备运营,逐步构建现代企业运营体制。加快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做好相关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代培工作。继续开展以技术、资金、市场为纽带的对外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竞争优势。努力将海检中心打造成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海工装备检测平台,服务蓝色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

  二是加快推进青岛国家质检中心基地(二期)建设。进一步做好实验室使用功能建设,理顺固定资产确权流程,确保7月份完成项目建设。积极向检验检测产业链两端拓展业务,开辟检验检测业务之后的“第二战场”,逐步将基地建成综合性高端检测集成保障平台、标准创新平台和新产品研发平台,打造全市高技术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服务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

  三是加快推进重点改革事项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抓好职员管理试点,突破事业单位固有体制障碍。加强与中国特检院的战略合作,为质监系统事业单位改革寻求突破口,实现借梯登高。深化与中国计量院、中国特检院、中国标准化院的合作,努力打造青岛国家级检验检测集聚区,助力我市蓝色经济发展。

  五、着力正行风、立规矩,实现干部队伍能力提升

  一是严格正风肃纪。严守八项规定,扎紧制度的笼子,坚决不触碰党风廉政纪律这条“红线”。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做细做实做到位,讲政治规矩,持之以恒纠“四风”,严查“庸懒散慢拖瞒”行为。强化执纪问责,深入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市局纪委按照“三转”要求,突出主业主责,把发力点聚焦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做到有诉必办、有案必查、有责必追。投诉举报处结率、回复率达100%。

  二是加强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努力将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条标准”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公开择优选配干部,积极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压缩公共开支,做到开源节流。继续开展群众走进机关、走进实验室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和政治生态。

  三是加强法治质监建设。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深入推进法治质监建设。加强立法调研,加快推进质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等相关领域的地方立法工作。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依法决策机制。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处罚裁量标准和网络化办案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重心下移、服务下沉,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