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艺术学校2021年教学活动信息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10-14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艺术学校揭牌成立上海音乐学院名师工作室并开讲大师课

2021年6月17日上午,大师季活动举行了 “盛利教授名师工作室”、“邹彦教授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青岛艺术学校校长王伟、副校长邹波为工作室揭牌,这是继聘请盛利、邹彦为艺校客座教授后,青岛艺术学校与上海音乐学院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揭牌仪式后,校领导与三位客座教授及学校音乐专业负责人就音乐专业建设与发展、音乐教学制度改革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专家引领,名师示范,6月16日至17日,我校“2021青岛艺术学校大师季”邀请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盛利、音乐学系教授邹彦、上海歌剧院首席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三位艺术大师走进艺校,与艺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讲授大师课,为艺校师生带来沉浸式课堂体验,近距离感受大师风采,聆听大师授课,接受大师指导。本次大师课通过学习强国等媒体进行线上同步直播,同时邀请了青岛艺术学校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艺术骨干教师进行现场观摩交流。

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盛利就中提琴与小提琴演奏进行了专题讲座,对管弦乐器的指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盛教授结合《飞云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首作品,从乐曲的创作背景、特点、演奏风格,拍子的划分声音与旋律的连贯、要从乐曲的内心的音乐表达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他强调了细节和方法的重要性,并对四名提琴专业学生的演奏进行了现场指导实践,盛教授严谨的专业授课态度和精准到位的点拨让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声。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彦教授在学校施坦威音乐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专题讲座,他从音乐学和钢琴演奏技巧的角度按照贝多芬作品的分期展开讲述,对贝多芬不同时期创作的乐章进行专业解读,并指导同学们现场演奏。他指出,对作品形成时代、作者思想情感甚至创作所用的乐器特点的充分了解,是完美演奏作品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对于贝多芬的作品,我们更需要用心感受他精准的音乐记号。邹教授为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贝多芬奏鸣曲的曲式结构、踏板的处理,并亲切地告诫同学们在平日练习时先不要踩踏板,仔细聆听作品中展现的声部层次线条。邹教授还从作品节奏上的频繁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的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和谐不稳定带来的张力、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等方面展开了详细地讲述,同学们获益匪浅,感受到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上海歌剧院首席女高音、青岛艺术学校优秀毕业生、客座教授徐晓英授课的主题是《意大利艺术歌曲的发音与演唱》 。晓英老师先以《Caro mio ben》作品为例, 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意大利语发声规则,然后结合《se tu m'ami》《我多么痛苦》( 斯卡拉蒂)、《小夜曲》(托斯蒂)、《鞭打我吧》四首作品对学弟学妹进行具体指导,如何准确地去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如何自信的塑造音乐形象。晓英老师每一次精彩的讲解和示范都引得台下的学生积极的尝试效仿 ,课堂上时而是优雅浪漫的音乐萦绕 ,时而又是精彩的歌剧情景再现,观摩的老师和学生同沉浸在晓英老师的课堂中,获益良多 ,就是在课程结束后,还有不时学生哼唱着晓英老师示范的旋律走过艺术楼。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艺校“大师季”邀请行业顶级专家到校参观和讲座,以合作聘请的方式邀请大师们定期到校,一方面同老师们做教学研讨,另一方面同学生面对面授课,对学生专业水平进行考察、诊断并进行示范教学,形成“名师+大师”的艺术教育新模式,打开校门的同时,也打开了眼界,不仅提升学生技能,还对其进行精神的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艺校教师也有机会与行业翘楚交流、学习,实现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青岛艺术学校“大师季”活动以持续推进特色办学、融合办学、联合办学、开放办学为宗旨,充分发挥青岛艺术学教育集团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岛城艺术教育新高地,积极引进高校及社会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坚持平台思维,强国资讯平台同步线上直播,惠及艺术学子,让青岛的孩子不出青岛,在家门口接受最好的艺术教育。目前艺校戏剧专业与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达成合作,舞蹈专业同胶州大秧歌非遗传承人达成合作,音乐专业同上海音乐学院达成合作,未来将要形成各个专业学科都有大师引领的局面,邀请海外名师来校交流授课,促进国际化办学并面向社会开放艺术培训和艺术教育资源,努力将青岛艺术学校打造成山东龙头、全国一流、世界影响的院校,实现青岛艺术学校及教育集团的长足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