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学期,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全市教育工作要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年度目标任务,落实省部共建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一校一案”。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141人被本科录取。招生生源质量大幅度提升,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领先同等学校。教师累计获奖21人次,2个团队在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中获奖。学校2次在全国专业论坛发言、1次在市教育局党组会上发言。学校牵头成立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联盟,被评为市2021年度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先进单位。学校社会影响力逐步加大,进一步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党建统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1.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职责制度,制定年度领导班子成员主体责任清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2次。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针对性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组织教职工法律知识答题3次,引导党员干部学法、知法、守法。
2.加强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创新助力当先锋”系列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走动式”管理,中层以上干部进课堂、参与教研活动,倾听民意,发现、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扎实推进“作风能力提升年”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强化学习实效。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0次,教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摘编”15篇,领导班子成员宣讲5次,支部书记宣讲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次,微信公众号“作风能力提升年”专栏刊登工作简报12期。二是深刻查摆问题。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认真查找、主动认领问题19个,制定整改措施49条。学校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出“一化促三通,办活职业教育”“扭住生源、师资和管理,办实升学教育”整改思路,制定整改措施9条。三是强化工作攻坚。以省部共建创新发展高地、高水平中职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为抓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4.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化“艺党建”内涵建设,推进支部特色创建。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92名在职党员郑重承诺,接受师生监督。开展“发现榜样”推荐工作,共表彰抗疫先锋、德育先锋、教学先锋党员榜样65人。启动“结对三人行、利他三件事”党员导师制活动,共结对教职工90人、学生88人。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从严治教和师德教育活动,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题进行师德师风宣讲。继续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教职工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发布“廉政提醒”贴士5次。纵深推进“清廉文化进校园”,积极打造“清廉校园”品牌。
6.实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制定《青岛艺术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全体教师研读《有效教学》一书,20名教师通过“每月一讲”和学校公众号进行读书感悟分享。开展校级“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共进行校内评比课29节。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设计与实施研修班”,推荐133名教师参加2022年国培项目。
7.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落实青年教师“一二三五”培养工程,开展工作满一、五年的青年教师汇报课和评课反馈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开展青年读书班教学研讨活动,4名青年教师进行了线上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车咏梅老师被评为“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市级专家和学科工作坊主持人。
8.教师教学比赛和展示成果丰硕。严迪、张倩楠老师获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二等奖。王洋、曾子铭、宗璇、张玉玉、马献功、傅昱晗六名教师在市级“一师一优课”比赛中获一等奖。魏雪、戴雪峰、刘楠楠、宗璇四名教师举行了市级公开课,王琇、王微、张磊三名教师举行了市级名师开放课,车咏梅、付召东、傅昱晗、王禛禛四名教师举行了市级教学交流课。
三、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9.做好教学质量提升顶层设计。制定《青岛艺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4年)》,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三教两课”(教师、教材、教法,课程、课堂)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0.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青岛艺术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加强教学巡查,重点抓好早功和上课等关键环节。疫情期间中层以上干部进班督导线上教学情况,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制定《青岛艺术学校学生评价方法和成绩评定标准》,分级部、分学段召开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会。加强推门听课制度,共进行推门听课600余节。开设选修课19门,完成4次社会考试组考工作。完成了2019级五年贯通制高职三个专业135名学生的转段工作。
11.创新夏季高考备考模式。以学生专业统考成绩为依据,结合文化课成绩进行文化课分层教学,实施“一生一策”策略,提高教学针对性,取得良好效果。高三文化课教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打造高三教学共同体。举行新老高三交接仪式,分享成功经验,提升高三应考水平。首次组织开展“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和“高考出征仪式”,营造良好的备考、迎考氛围。在2022年夏季高考中,青岛市首批三所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共180人达本科线,其中我校占145人。我校共有141人被本科录取,其中中央戏剧学院1人,北京舞蹈学院2人,中央民族大学2人,北京服装学院1人,北京电影学院1人,星海音乐学院2人,浙江音乐学院1人,武汉音乐学院1人,天津音乐学院5人,西安音乐学院1人,沈阳音乐学院1人,四川音乐学院1人,山东艺术学院13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3人,中国海洋大学2人,首都师范大学1人,上海师范大学1人。
12.科研引领教育内涵发展。1项省教育学会课题结题,2项市教育学会2021年度课题结题。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市“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编辑和印刷第27期《青岛艺术学校校刊》。教学改革成果《融通与适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13.以实践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完成音乐表演专业省特色化专业建设方案和项目任务书制定,专业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撰写完成舞蹈表演、人物形象设计、美术专业的特色化专业建设方案。举行2022年校级专业技能大赛,涵盖11个专业赛项。音乐、美术、学前教育、服装表演专业技能抽测合格率100%。创作舞蹈《海上稻花香》备战“芳华杯”全国中等职业艺术教育舞蹈专委会民间舞展演。舞蹈《我的沂蒙我的调》,合唱《筑爱向光》《地球之歌》,朗诵《尧望盛世》和美术作品《伟大的起点》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开展第16届艺术教育成果展暨首届“艺展芳华”美术展、2017级舞蹈专业结业课汇报、2017级京剧专业结业汇报、六年制音乐专业钢琴演奏会、学前教育专业优秀作品音乐会、“青艺杯”舞蹈专业民族民间舞大赛等校内实践展示。邀请中国民族民间舞专家、海阳秧歌传承人张荫松,天津音乐学院萨克斯管专业专家王恒,武汉音乐学院萨克斯管专业专家李堃到校开展大师课,邀请音乐表演、播音主持、影视表演、健美操等专业专家为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专业把脉,邀请全国艺考专家为高三美术专业学生开展高考报考指导讲座。
四、严管厚爱相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4.加强德育制度和队伍建设。修订班主任考核、“流动红旗”评比等制度,使德育管理有制度可依。常态化开展处务会、班主任例会、学生干部例会,分级部开展班主任沙龙,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张颖老师被评为青岛市优秀班主任,刘航宇老师团队、张欣老师团队在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中获奖。
15.强化常规管理促进习惯养成。严格落实“七不承诺”相关要求,将出勤、仪容仪表、卫生保持、禁烟作为常规管理重点内容。加强宿舍管理,提高宿管员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走动式管理和底线管理。开展“宿舍文化节”,将住宿生晚自习纪律、卫生、学习状况等纳入住宿生考核,整顿晚自习秩序。点面结合,全员参与学生手机管理,成效显著。强化榜样选树,68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学校获评省级优秀班集体3个,市级优秀班集体4个,省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10人,市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11人。
16.形式多样实施活动德育。修订“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方案,优化《学生“十个一”成长手册》,将“十个一”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学生考核,形成长效机制。根据各专业特点,开展“艺心抗疫 聚力前行”“我们的节日·清明”“我们的节日·端午”“技能比武,欢度六一”“砥砺奋进守初心,青春献礼二十大”等主题活动。挖掘研学资源,开展“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传承”班级研学12次。助力文明典范城创建,开展志愿服务5次。加强对毕业生感恩、责任意识的教育,组织2022届毕业生成人仪式暨毕业典礼,完成在校最后一课。
17.家校联动打造成长共同体。优化“三二一一”家庭教育模式,开展2次家长问卷调查,针对家长需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疫情期间,开展“团结‘艺’心,共同抗疫”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对高三学生家长指导,引导其正确应对高考压力,助力学生迎考。召开“馨艺”校长会客厅,家校协同做好学生艺考规划。举办“幸福日”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积极建设团结和谐的美好家庭。开展“馨艺家”家庭教育大家谈,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掌握家庭教育知识。举办“域朴”“菁莪”读书会活动,着力打造家庭教育读书品牌。坚持家庭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共有72人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
18.注重心理健康助力学生成长。立足疫情防控,打造4节居家学习心理课程,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摸排学生心理状况,建立特殊学生台账,进行跟踪访谈。持续做好朋辈辅导工作,开展心理委员培训5次、心理社团活动12次。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节”,通过12个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展“表达性心理辅导实验学校”的探索,组织“心理专家进校园”。
五、推进精致管理,提升学校品质
19.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修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学校疫情防控档案整理规范、细致,受到教育局表扬。线上教学和高三复课期间,张倩楠、张述贵、候祥琳、刘雪飞、李岩、孙苑、李帅帅、马卓、王禛禛、朱梦辉、袁文、王伟、赵宏、孙鹏、王琼等教师和领导干部主动留守学校,照顾管理留校学生。刘敏大夫建立“别来无恙的小艺”微信群,关爱疫情期间被“隔离管控”“居家健康观察”的学生。组织20余名志愿者顺利完成每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20.做好工会工作。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规范工会会计制度,成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召开2次教代会,审议竞岗方案和考核奖发放办法。开展典型选树,思想政治教研室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组室”。继续开展“艺家人”工会品牌建设,开展最美办公室评选、慈善一日捐、职工体检、职工法制教育等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市职工文化艺术节、省市《工会法》知识竞赛、市职工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开展温暖进万家活动,落实职工福利、劳模待遇、职工休养,做到困、病、婚、育、丧教职工“五必访”。
21.做好人事行政及宣传工作。制定完成《青岛艺术学校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奖发放办法》,完成公开招聘、岗位聘任、退休等人事工作,完成2021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清算工作。做好办文工作,确保指令畅通。规范档案管理,完成干部人事档案考核自查。强化新闻宣传,微信公众号发稿 313 篇,青岛日报报道2 篇,青岛画报报道1篇,青岛晚报报道4篇,青岛早报报道 4篇,半岛都市报报道2篇,教育局微信公众号报道5篇,青岛电视台报道3次,网络媒体、自媒体报道26 篇。
22.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修订完成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防溺水应急预案、食堂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教职工安全培训“一人一册”档案,完成年度安全学习任务。坚持“走动式”“楼长制”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模式,持续开展周一安全联合检查,建立问题台账,立行立改,并通过回头看的形式,确保安全隐患整改效果。开展地震逃生和防踩踏演练、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23.做好招生和对外办学工作。系统筹划,广泛宣传,完成2022年招生计划,生源质量大幅度提升,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牵头成立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联盟。发挥青岛艺术教育集团核心校作用,选派优秀专业教师指导集团成员校艺术社团,取得良好效果。启动艺术教育中心少儿舞蹈和老年艺术培训。完成大二年级学生实习和高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跟岗见习工作。
24.做好总务后勤保障工作。加强食堂自营管理,严格落实食堂“三个标准”,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打造师生满意的食堂。规范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启用新的预算一体化平台,依法依规高效完成采购工作。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储备和数据上报工作。完成中央空调维保工作,为女生宿舍增设70个晾衣架,解决师生生活问题。
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教学研究需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新课标、专业统考、职教高考以及高考制度改革对学校影响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新型教学模式实践不足,教师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打造教学共同体。强化新课标研讨,树立新课程教学观念,加强对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针对性地加强夏季高考和职教高考制度的学习和研究,切实提高高考应对能力。
2.课程思政实效性需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存在说教、生硬等现象,不能根据学科特点、专业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培训,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加强课程思政专题教研和集备活动,探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研的模式,立足艺术类专业和学科特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拓展课程思政方法和途径,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性。
3.学校社会形象树立需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特点、学生出路等在市民中的知晓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强外宣,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出路和优秀师生,传递艺校声音。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参加或承办各类艺术活动,向主管部门、青岛市民展示艺校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内宣,向老师、学生、家长宣传学校教育理念和取得的成绩,畅通家校沟通、师生沟通渠道,形成艺校良好口碑。
2022.8.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