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校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本学年我校结合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师培训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聚焦核心素养,科学系统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
二、 培训目标
以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教师获得感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深化“学·教”改革为重点,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使我校全体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教育背景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培训原则
1.全面性原则。培训内容的设计,要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覆盖到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努力做到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理论素养提升与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教师教育实际需求相结合
2.多样性原则。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实效,促进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受训者之间、学科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专题辅讨论与观摩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课例研讨相结合,分批、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3.实效性原则。坚持“问题驱动”,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切实转变现代教育思想理念,鼓励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主张。
4.激励性原则。通过建章立制,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师日常绩效考核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反馈,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超越。
三、 培训项目
(一) 省级以上研修培训
组织开展山东省教师网络远程研修培训工作,确保研修通过率不低于95%,省级A类培训学分不少于24分。
(二) 市级专题培训
1.通过青岛市教师个性化培训平台,组织开展“师德”主题培训1次,市级A类培训学分不少于8分。
2.组织开展山东省教师网络远程研修培训工作,确保研修通过率不低于95%,省级A类学分不少于24分。
3.通过青岛市教师个性化培训平台,组织开展“教学能力比赛”主题市级培训1次,市级A类培训学分不少于8分。
4.组织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市级培训1次,A类培训学分不少于8分,市级A类学分培训年度完成率达100%。
(三)校本研修
1.组织开展“开工第一课”主题校本培训1次,校级B类培训学分不少于4分。
2.组织开展“新职教法的颁布对职教人的影响”主题校本培训1次,校级B类培训学分不少于4分。
3.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主题校本培训1次,B类培训学分不少于4分。
4.组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主题校本培训1次,B类培训学分不少于4分。
5.组织开展“《山东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解读”主题校本培训1次,B类培训学分不少于4分。
6.组织开展“中职教师如何做课题”主题校本培训1次,校级B类培训学分不少于4分,校级B类学分培训年度完成率达100%。
四、 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把握培训方向
认真学习并落实省、市有关教师培训工作的规划部署,从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各项工作部署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努力做实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2.资源保障
继续组织在青岛市教师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完善教师信息,实现教师人才档案数据化,拓展培训平台。
3.完善培训管理体制
我校成立了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亲自任组长,各教研组长为培训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各学科教师培训工作。加强领导,强化对全员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学科教师培训等各个环节培训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完善教师培训质量,切实保证培训实效。
4. 培训经费保障
建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并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学校要加强校本研修工作力度,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全员培训,夯实教师发展基础。要严格落实教师总培训学时不少于72学时,其中A类学分不少于48学时,B类学分不少于24学时,并保障教师培训经费使用要求。
如果说,教育是一场美丽的修行,教师培训就是融进日常教育教学的阳光,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春雨。有幸福感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通过本学年培训,全体教师将培训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负春光、不忘使命,坚守初心,以满满的正能量,赋能新学期,继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新征程、新挑战注入新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