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骨干,是联系任课教师和各班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对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明确班主任日常工作程序,根据《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班主任日常工作规范
1.升旗仪式和学生集会要提前教育学生,组织唱国歌练习。提前5分钟到达会场,确保学生秩序。
2.早晨7:45前进入本班教室,检查学生的出勤、仪表、服饰、作业等,督促学生打扫室内和环境卫生,管理学生的课前准备和秩序,组织好学生晨读。
3.课间操时间提前到位,组织队伍,检查学生出勤和做操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做操或集会时班主任不得随意走动或聊天。不做操的大课间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课间和眼保健操时间及时跟班,注意观察学生思想动态,善于发现苗头,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4.午间静校时间班主任要跟班,稳定学生情绪,确保班级秩序。
5.组织好下午的自习课,按学校铃声下课和放学。动员学生积极参加选修课和学生社团,在活动中培养能力。
6.严格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每天查看《课堂常规日报表》,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放学前,讲评班级学生的表现,表扬好人好事,批评违纪现象,并及时记录。
7.安排好值日班长和值日生的岗位分工,明确职责,确保一日三小扫,一周一大扫,保证教室和环境卫生的保洁任务。
8.观察、记录、总结学生的表现,及时谈话、教育、培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缺勤、严重违纪和有突出表现或进步等行为的学生,要立即通知家长。
9.充分准备,认真组织,开好班会。班会每周一次,安排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进行。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随意调换或挪作他用。班主任必须充分准备,根据学校阶段中心工作,写好班会教案,上好班会,进行专题教育,达到教育的效果。主题班会每月一次。全学期班会(包括主题班会)不得少于15次。学管处要组织对班会召开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10.做好来访家长的接待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支持,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每学期对每个学生家长至少有一次联系、交流,对全体学生进行家访,上交家访记录不少于6篇。
二、班主任学期工作规范
1.制定学期计划,进行工作总结。学期初,班主任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实际,确定班集体奋斗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在学期末,认真总结班级工作,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上报学管处。
2.制定并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起始年级在新学年第一学期要根据学校要求,结合本班、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班级建设的目标,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师生共同拟定《班级公约》,规范学生言行,以后每学期根据执行情况不断充实完善。
3.坚持制度管理。新生入学要认真进行入学纪律教育,充分利用每周班会时间对班级上周情况进行讲评,总结前一周工作,内容包括出勤、学习、纪律、卫生、公物等方面,要注意针对典型事例进行讲评。严格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逐条落实班级公约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发挥讲评的激励作用。班会和周讲评后要及时填写在《班级日志》上。
4.建立并逐步完善学生档案管理。班主任要建立本班学生学籍档案。做到对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心中有数,每名学生都要尽快取得同家长联系的方式。每月统计班级学生的出勤、学生量化成绩,填写《出勤统计表》、《班主任工作手册》、《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上报学管处。学期结束后要认真完成学期的档案填写,将学生考试成绩、素评量化、学生评语等填写在《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和《学籍卡》,及时完成电子档案的上报。高二下学期班主任要将在校期间的毕业生登记表完成,高三下学期班主任要负责学生的档案整理及发学生毕业证、失业证。
5.严格学生请假制度。学生未到校,班主任应立即与学生家长联系,或通过家访形式搞清具体原因,在校学生请假离校,班主任应签字。
6.及时组建班委会,精心培养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要指导学生选举好班级学生干部,上报学校。班干部原则上一学期改选一次,中途撤换、改选必须慎重对待、稳妥实施。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应安排值日班长,使每个学生有担任班干部的经历。
7.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指导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指导他们拟定计划,写好小结,准备主题班会;至少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干部会,分析本班情况,研究存在问题,明确工作任务;定期检查他们履行职责情况并及时奖惩,指导工作方法;关心学生干部思想、学习、工作各方面情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8.培养良好学风。经常与任课老师联系,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个别谈话,同学互助,纪律约束等多种方法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定期分析学生各科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施教的方案,要落实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帮扶措施。杜绝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现象,实实在在提高学习成绩。
9.做好行为偏常生的转化工作。定期走访单亲、离异、特困和行为偏常学生的家庭,做好帮扶和转化工作。与家长一起制定转化措施,填写帮扶记录。班级学生如有出现辱骂老师、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行为,班主任应及时上报学校学管处,共同查明原委,商定处理意见,通知家长,上报学校办公会研究。对积极改正错误,达到撤销处分标准的学生,整理好材料,上报学管处审批。
10.发挥表彰奖励的激励作用,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学期末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好学生评优工作。
1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班主任是学生在校内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安全的直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应时时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必须跟班,因故不能到班必须向代理教师移交安全责任,并上报学生处。
12.畅通家校联系。通过家访、约见、通信等多种途径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经常联系,做好记录。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配合,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期中和期末按时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会的准备工作,做好课件,写好讲话提纲。
13.客观、真实、准确、全面评价学生。做好学生的素质发展评定工作和学期学生评优工作。学生操行评语要突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的优点、长处要及时发现,多加肯定,对缺点和不足要客观公正的评价。
14.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效。新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要做好教室布置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管处安排的工作中心,每两周更换一次板报。
15.加强班级公共财物管理。学生报名入学后,由班主任及时与总务处联系,领取教室钥匙、办公用品及班级公共财物;填写班级财物登记表。班级公共财物实行承包制,开学初由班主任在总务处领取,学期结束后及时与总务处办理移交手续,损坏公物照价赔偿并将班级公共财物管理情况纳入班级考核。
16.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按时参加学校召开的班主任会,不得无故缺席。认真学习班主任工作的新观点、新经验,并做好笔记。不断实践、探索、积累、总结班务工作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每学期撰写德育论文,认真参加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