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一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2-02-16
字体大小: 打印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十九大 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 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 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青岛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特色发 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据学校五年规划,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改革机制,明确发 展方向,凸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

量发展。

二、主要工作:

( 一)五育并举,多元评价,促进学生高素质成长

1.“ 三全”育人,提升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每位 教师应具备课程思政意识,各学科积极打造思政“金课”,学校 将评选思政示范课例。以张磊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引领,组织研发 班主任主题班会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资源。加强全员育人导师制 建设,开展导师交流活动,用榜样引领教师对学生的的全面指导。完善“十自”德育管理策略,探索实践“十自”方略与班级文化建设融合途径;加强家校社三方合作,落实市教育局“ 三长见面 会”和“百万家长进校园”有关要求,加强校长及干部教师与家 长代表的交流互动,发挥好家委会作用,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挖 掘优质社区或家长资源开展专题讲座,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的育人作用。

2. 践行“十个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青岛市教育局体育、美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学生处牵头统筹,各部门、各教 研组制定与 “十个一”相融合的执行计划,对各项目逐一落实, 争创 “十个一”项目示范学校和体育艺术项目特色学校、社团。 贯彻落实青岛市中小学生“十大节日”要求,举办青岛一中体育 节、劳动研学实践节等,围绕 “我们的节日”开展诗词文化节, 举办师生同乐的春季运动会等活动,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做好舞 蹈、表演朗诵精品团的建设和节目选拔工作。规范社团基础管理, 组织教师创编校本教材,健全考评细则,促进社团规范有序发展。健全工作制度,落实职责,认真组织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3.评价多视角,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手段, 创新增值性评价方式,发挥价值性评价的引领作用。注重评价主 体的多元化,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体系。以“学业成绩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统一评价与差异评价” 三结合的述评形式,形成 “ 学业成绩+素质发展+评语” 的发展性综合评价报告。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实 施自评、生评、教师评、家长评的 “ 四位一体”多元评价制度, 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激励的动力。

( 二)更新理念,精准施教,推动教学高效益实施

4.基于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落地落实。结合学校传统与 优势,进一步完善“ 三 · 四 ·一二”课程体系。加快国家课程校 本化建设,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 为抓手,对课程资源作合理取舍和适度开掘,到学期末初步构建 大单元教学框架体系,归纳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果。以尚青鲁 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优化《青岛一中国防科技特色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方案》,充分挖掘航天科技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校内 外教育教学资源的作用,着手国防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并进行精品课程评选。加强教研组建设,争创市级以上学科基地。 落实以问题为核心、以课题为引领的教育科研制度。以省十四五 规划课题为引领,推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更多的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

5.加强“ 三新”研究,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素养课堂。面对 新高考,积极做好 “双减”工作,落实 “五项管理”要求,着力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优质课比赛等方式,树立基于“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内化,点拨升华”的教学理念,开展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主题式研讨的教学实践活动,探索情境教 学、阅读教学、思维教学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落实学习任务单驱 动模式,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深 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加强智能研修平台等的配备和使用,扎实做好分层作业设计的校本化研究实践。

6.深入实施 1145 工程,做好分层分流工作。建立目标生成 长档案,包干到人,进行动态跟踪评价指导,真正实现“一生一 策”、精准施教。各年级加强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执行力,根 据不同学段,围绕提高教学质量,高一年级优化学生选课走班制 度,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对学 生和家长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序实施选课走班;高二年 级做好后进生专题补弱和转化工作,做好转艺、转日语学习等分 流工作;高三年级抓好励志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规范 答题,各学科协调发展,全力备战一模、二模,冲刺高考,争创佳绩。

7.着力做好强基培训,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秉承“基于强基, 兼顾奥赛,服务高考”的理念,各教研组和集备组加快对强基计 划的研究与推进,集全组之力建设本学科校本强基与奥赛课程。 建立强基管理团队,加强强基和奥赛教练培养,提供评价与政策 支持。每周二下午大课间和周六上午为强基时间,以数学、物理、 化学三科为突破点,采取“集中与日常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 三结合”学习方式,对有特殊禀赋学生进行培训引导。加强对综合评价招生的研究,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研学活动,提高高考多元录取效益。

(三)依法办学,全面提升,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8.师德引领,激励提升,打造特色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 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培育 “家文化”党建品牌,加强师 德建设。继续推进青岛一中教师队伍 “双金字塔”策略,修订 完善《青岛一中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实施方案》、《青岛一中考 核实施方案》,从教师评价、考核、奖励、宣传四个维度,构 建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着力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 能力、生涯指导能力,为学校发展释放不竭动力。推进 “青岛 一中领跑者培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启动青岛一中教师队伍“领 航工程”,建立青岛一中首届名师工作室;实施骨干教师培养 提升计划,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制定《青岛一中青年教师 培养方案》,系统启动新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及青年教师提升培 养工程。开展青岛一中服务明星、青岛一中第三届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评选等评优工作。

9.创新途径,融合资源,打造青岛一中教育集团品牌。主动 探索适合一中集团化办学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向优质初 中延伸,优化以共同愿景为核心、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规则程序为纽带的集团运行机制。继续加强与青岛商务学校、琴岛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生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试点实行 初高中课程贯通式培养。加强与高校深度合作,扩大高校优秀生 源基地范围。以自招国防教育班(强基班)宣传为把手,以实施 “强基计划”为目标,做好学校教育质量优势和招生政策的宣传工作,融合各类媒体及资源,提高学校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10.精炼文化,凝聚力量,回应引领现代教育期许。着力提 升“正成”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归属感、感召力、引领力。对学校 校门内外显著位置、学校主体建筑和各功能区等进行 “正成+国 防科技特色”的整体设计,精心打造体现学校内涵、具有国防科 技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培育“正心正行,成己成人”为内涵的 “正成”文化。抓住筹备建校百年和建团百年的时间节点,组织 师生对“正成”校园文化的历史沿革、文化外延和师生解读进行 创作,开展 “校园文化我来说” 、校园文化艺术品创作等活动, 加大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展现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凝聚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1.筑牢理念,安全至上,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严格落 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改扩建心理中心,加强学生心理安全管理,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档 案,做到科学识别、实时预警并妥善应对。健全风险防控与安全 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和台帐制度,压实工作责 任,切实加强“ 三防”和“ 三支队伍”建设,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与演练,进行网络安全、课堂安全、食品安全等主题安全教育,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12.依法治校,真诚服务,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以《青 岛一中章程》为核心,充分落实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委员会、家 长委员会、教代会和学代会常态化运行,邀请法制副校长等开展 法制类宣传讲座。实验室牢固树立一切服务于教学的思想,配合 任课老师高效开展实验教学,力争达到“必做实验必须做,演示 实验有条件的分组做”。公寓通过适当增加宿管教师和房间等方 式,营造温馨有序的宿舍环境。继续强化我校食堂管理,不断提 高饭菜和服务质量。做好水、电、物品、设备、设施等管理,加 强校园绿化、美化的管理,做好校园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节能型学校和绿色学校建设。

附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校历

2022 年 2 月 16 日(星期三)高一高二上午报到,下午正式上课高三上午报到并正式上课

2022 年 7 月 11 日(星期一)暑假开始本学期共 21 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