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发展改革委2024年本职工作和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情况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10-16
字体大小: 打印

       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台《进一步优化完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运行机制》,先后召开“链长制”工作专题推进会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突破,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5个1”工作机制,完善由“链长”挂帅、产业专班主抓、区市和功能区主战的园区推进体系,常态化调度园区企业经营、项目招引建设等任务,有序实施园区产业、建设规划,提升招商团队专业化水平,及时兑现园区奖励政策,引导各类市场化基金向园区集聚。落实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导全市在谈产业大项目优先向园区集聚。创新“链主+基金+基地”模式,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聚焦氢能专业园区支持政策提标,研究出台《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支持入园企业做大做强,强化产业生态配套,签约落地一期规模2亿元的华德成志氢动能投资基金。按照“管委+公司”专业运营模式,成立青岛绿氢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公司,由国内一线氢能产业专家统筹负责园区运营管理,园区发展由谋划建设阶段跨域至产业运营阶段,上半年园区产业链规上企业营业收入1.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聚焦储能专业园区高点发展,编制完成储能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方案,景和路、110kV变电站等基础设施正加快推进,鹏辉能源储能电池生产项目(一期)、锐嘉科产业园年内将竣工投产。

       统筹做好重大产业布局、重大项目推进、政策要素支撑保障,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关政策,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速效并进。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建群强链,提升智能家电、交通装备、高端化工、海工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加强新技术、新产品迭代创新,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扩大应用场景建设,提高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抢占基因与细胞、未来网络、海洋物联网等产业新赛道,推动以前沿科技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发展路径。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聚力抓好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滚动推进总投资5768亿元的400个工业项目,完善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加力推进鹏辉储能、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前期谋划、招引签约落地、建设推进服务、投产达产问效保障机制,强化信息化支撑,构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三是着力强化保障措施。强化政策供给,推动落实“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深化要素保障。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积极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理用能需求,新上非“两高”项目,无需落实能源消费替代,对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好于所在地能耗强度控制目标的项目,不受用能限制。

      深入谋划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是落实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一业一策”出台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9大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方案,新增50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二是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完善市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新增65项入库资源,其中服务产品33项、服务机构22项、服务方案10项,累计达到223项。三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认定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山东公司等11家企业为第四批市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争取有屋智能、兴程人力2家企业入选第五批两业融合试点。四是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认定海信信息科技等15家企业为2024年度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争取以萨技术、铭派科技、松立控股、恒晟源4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上半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60.2亿元,同比增长6.0%,占服务业比重为59.9%,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0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