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家企业上榜2021年度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11-08
字体大小: 打印

    经部门择优推荐、企业自主申报,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青岛市企业联合会、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联合筛选了2021年度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共120家。

    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突出轻资产特征,综合考虑产业赛道、企业规模、成长速度、盈利能力、资本跟投等指标情况。其中,崂山区23家,城阳区18家,胶州市16家,西海岸新区15家,即墨区15家,李沧区10家,莱西市8家,市南区6家,平度市4家,市北区3家,青岛自贸试验区2家。

    这些新经济潜力企业主要呈现出 “高、新、强、大”四个特点。“高”,即成长起点高,上榜企业在青岛注册成立时间不超过三年,有86家达到规上/限上企业规模,占全部企业的71.7%,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新”,即行业领域新,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新赛道和热点赛道,无新增建设用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征明显。“强”,即创新能力强,上榜企业普遍拥有院士、博士等领衔的高层次人才团队,部分企业通过与院士工作站、研究机构、高校院所等密切合作,在技术、产品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创新奇智科技集团开发了世界级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AI技术,成为国内领先的企业AI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即发展潜力大,120家上榜企业中,有42家企业获得创投机构投资,占全部企业的35%,部分企业投后估值已超过亿元,能链、特来电等已成为独角兽企业,企业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四新”经济发展,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推进新经济业态模式发展的意见》、《青岛市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的意见》等文件,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机器人、氢能、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新零售、数字文娱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培育“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四新”经济实现量质齐升。2020年,全市 “四新”经济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全省“四新”经济总量的1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6%。“四新”经济市场主体达到2.2万户,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0家,培育隐形冠军企业112家、省瞪羚企业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独角兽企业达到9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独角兽第二城。

    下一步,青岛将围绕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年遴选一批新经济潜力企业,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等扶持,在精准培植“四新”经济上加力突破,加快打造北方“四新”经济发展新高地。

    一是加强“四新”经济企业政策支持。加快实施新经济潜力企业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抓好产业链发展政策、新经济企业培育政策、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双招双引”政策等落地实施。用好“政策通”平台,加强政策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市场主体,争取涌现更多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市发展改革委、市企业联合会等将联合推出年度新经济新锐企业,给予相应财政政策支持,强化标杆和示范引领效应。

    二是引导要素向“四新”经济企业聚集。围绕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聚焦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着力在供场景、聚资源、促融通、提密度上下功夫,导入信用评价、金融赋能、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企业人才评定、应用场景开放等多种方式,促进更多要素流向快速“四新”经济企业。

    三是优化“四新”经济企业协同服务。围绕“四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和全流程服务。依托行业商协会、产业联盟搭建企业沟通协作平台,促进企业优势互补发展。发挥中介机构专业优势,围绕会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鼓励大企业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协同创新、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链创新生态,引领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动能协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