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印发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08-26
字体大小: 打印

  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系统谋划未来5年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定位、目标、空间布局及重点任务,为胶东经济圈做优做强做大“海”的文章、在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先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争当排头兵,明确了指导纲领。

  根据《规划》,到2025年,胶东经济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关键领域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凸显,基本形成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常住人口达到33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

  明确五大战略定位

  《规划》提出,牢牢把握“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着力推动陆海联动发展、海洋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改革开放纵深突破,打造国际海洋创新发展高地、国际海洋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新经济发展先行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国际海洋创新发展高地。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打造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海洋教育核心区,集聚全球高端海洋科教要素资源,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努力在经略海洋中走在前列,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国际海洋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推进港口岸线资源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高效开发,提升现代港口功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船舶交易、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推动从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升级,增强海洋航运、贸易、金融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新经济发展先行区。以“四新”经济为引领,构建新动能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竞争力,打造全国新科技与新产业引领区、世界领先的现代海洋和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为促进南北经济协调发展作表率、作贡献。

  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区。持续推进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区域间、城市间合作方式,构建要素有序流动的一体化发展大市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打造深化改革试验区和对外开放桥头堡。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巩固生态基底,建设山海湾岛林田河生命共同体,维护黄渤海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重点处理“五个关系”

  《规划》明确,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重点处理好“五个关系”,把胶东经济圈建设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处理好与国家战略、省“十四五”规划衔接的关系,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处理好与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的关系,突出做好“海”的文章,与其他两大经济圈错位发展、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处理好一体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关系,树立统一目标,突出各市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集群。

  处理好与日韩开放合作的关系,发挥毗邻日韩优势,用足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强化与日韩地方经济合作,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处理好陆海统筹、多港联动的关系,突出背靠黄河、面向海洋的优势,统筹配置陆海要素资源,以陆带海、以海促陆,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群、港口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构建陆海统筹布局

  《规划》提出,胶东经济圈要科学布局人口、土地、资金等各类要素资源,培育壮大湾区经济,统筹陆海空间开发,构建“中心引领、轴带展开、湾区带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中心引领。支持青岛强化开放门户枢纽、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聚力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发挥青岛海洋经济领先、智能制造发达、金融服务集聚、开放程度较高等特色优势,建设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辐射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引领胶东经济圈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轴带展开。依托交通轴、海岸带,发挥内接外联作用,打造区域内外联动综合发展廊道。

  (1)综合发展轴。强化交通轴辐射带动作用,以高铁、高速等通道为支撑,推进各类要素资源集聚,推动沿线城镇、各类园区融合联动,打造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的综合发展轴。

  (2)滨海发展带。强化海岸带承载联动功能,依托海岸带和滨海高铁、高速等运输通道,统筹岸线、海湾、海港、海岛保护利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生产生活生态交融的沿海绿色发展带。

  湾区带动。依托胶州湾、芝罘湾、莱州湾,协同威海湾、海州湾、丁字湾、金山湾等,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培育壮大湾区经济,打造现代化魅力湾区。

  (1)泛胶州湾区。重点布局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区。

  (2)泛芝罘湾区。重点布局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金融商贸、现代海洋渔业等产业,打造环渤海南翼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3)泛莱州湾区。重点布局高端海洋化工、动力装备、现代农业等产业,高水平打造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支持潍坊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其他湾区强化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打造生态优美、风貌突出、绿色智慧的特色湾区。

  多点支撑。依托若干区域融合战略支点,集聚要素资源,放大平台效应,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1)国家级、省级新区。发挥青岛西海岸新区和烟台省级新区的创新转化、产业承接、战略协同功能,强化错位发展、改革引领,带动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

  (2)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放大国家级重大平台政策溢出效应,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和试点经验,共享制度创新红利和优越营商环境。

  (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挥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联动效应,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

  (4)一体化先行区。高标准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即墨—龙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探索建立海阳—乳山新能源产业、牟平—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产业、青岛西海岸新区—五莲临港产业、海阳—莱阳—即墨海洋产业等联动区,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系统集成制度创新,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确五市发展定位

  《规划》提出,发挥青岛辐射带动作用,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各扬所长,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陆海联动、城乡融合,构建优势互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突出优势特色。以青潍日、烟威同城化为突破口,促进青烟威海洋经济、青烟潍临空临港经济、青潍日循环经济产业协作带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城市及国家海洋科学城,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支持烟台提升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滨海强市。

  支持潍坊打造全国农业开放发展高地和国际动力名城,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

  支持威海打造中日韩地方合作重要支点,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精致城市。

  支持日照打造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北方能源枢纽,建设现代生态活力港城。

  联动省会经济圈。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为主轴,唱响济青“双城记”,共建济青科创制造大走廊,协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成优势,构建以“十强”产业为主体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共同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最强引擎。支持潍坊寿光、东营广饶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打造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联动鲁南经济圈。强化青岛、日照作为鲁南经济圈出海口功能,依托鲁南高铁、瓦日铁路、新菏兖日铁路、日兰高速公路,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共建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弘扬沂蒙精神,共同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日照岚山、临沂莒南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打造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