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09-16
字体大小: 打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不断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2020年以来,我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地确诊病例80例,其中治愈出院79例,死亡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2例,其中治愈出院65例,现有7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无症状感染者95例,其中出院92例,现有3例在定点医院隔离观察。目前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共40人。

    一、又快又好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突出“五强五化”,又快又好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一是强组织领导,推动接种工作高效化。坚持“党委政府抓总,部门单位协作”的工作机制,各级各相关部门条块结合,一条线抓到底、网格化强管理,推动接种工作提速增效。二是强基础配备,推动接种能力最大化。大幅提升接种点数量,组建“一二三线”接种梯队,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划分预检登记处、接种室、留观区等工作区域,持续提高接种效率,目前最高日接种量超过30万剂次。三是强模式创新,推动接种服务智慧化。对全市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智慧化升级,依托智慧接种门诊,有效提高疫苗接种服务能力。创新推广使用“智慧化移动接种车”。四是强沟通协调,推动疫苗配送精准化。按照省指挥部要求和疫苗分配数量,充分考量各区市需求、日接种能力、库存量等因素,精准做好疫苗调配。五是强监测救治,推动安全保障专业化。按照至少“1医1护”的标准,建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驻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四有”要求(即有二级以上医院驻点急诊急救人员、有急救药品设备、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

    二、严格入境人员和来青返青人员管控。一方面,强化远端防控,从严从密做好入境人员管控,严格落实好各航空公司入境前信息准确填报,强化对重点疫区国家入境人员及国际客、货运机组人员的入境信息申报、查验检测、分流处置等环节的管控,切实做好入境航班行李消杀和入境通道等重点区域的消杀工作。另一方面,抓好国内重点地区来青人员防控,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发展,及时调整重点地区来青人员管控措施,注重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做好相关人员的追踪排查随访和采样检测工作。今年以来,已先后对云南、安徽、辽宁等省份相关地市开展来青返青人员随访工作,共排查随访170万余人。

    三、切实抓好进口货品疫情防控。一是持之以恒抓好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在全省率先建成集中监管专仓,全市集中监管专仓达到15个,其中市级1个、区级10 个、企业专仓4个;持续推进冷链食品、外环境、相关人员摸排和核酸检测工作。二是严格落实进口高风险非冷链货物疫情防控措施。建立检测消毒联防联控机制,并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及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严格落实进口高风险非冷链货物疫情防控措施。三是及时依规处置阳性涉疫货物。第一时间做好应急线索处置工作,对所有涉事货物、人员、车辆、环境等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和管控,未发生物传人和人员感染事件,有效保障了我市进口冷链食品的疫情防控工作。

    四、从严抓实院感防控和药店症状监测。紧紧抓住医疗机构感控能力、药店症状监测两大阵地,不断强化查风险、补短板、强弱项的系统性思维,突出“防控”,聚焦“闭环”,落实“精准”,做细做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一是建立信息平台。坚持“多源监测、多点触发”疫情防控预警机制,将信息化建设贯穿医疗机构、药店哨点作用发挥、医疗废弃物闭环处置等多个方面,强化碎片化、孤岛式信息系统整合,切实发挥信息化手段的实效性。二是实现闭环管理。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功能,设置多种信息回访终结情形,按照“完成一个、终结一个、销号一个”的回访原则,实时掌握登记上报、回访比例、完终结数量、甄别排除数据情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闭环管理。三是发挥监测功能。制订《发现确诊病例后辅助筛查流程》,探讨研究利用系统提供应急协助的措施,为精准定位、精准防控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五、全面加强隔离场所管控。创新“三个模式”,保障集中隔离场所安全运行。一是探索实施“一五一三”管控工作法。研究制定具有青岛特色的《集中隔离场所管理服务工作规范》,按照“一个管控规范、五个操作标准”(1+5标准规范法)全面加强隔离管控工作标准化建设。推进“14天一条闭环管控流线”,开展“清单式”检查、“台账式”管理、“靶向式”督查三种打法(1+3工作法),实现隔离管控全流程、规范化、精细化运行。二是延伸打造隔离场所内外“两个管控闭环”。内部闭环方面,加强特殊情形入境人员“7+7”集中隔离管控;外部闭环方面,抓好“14+7”闭环管控协同联动,特别是针对入境省外人员离青这一薄弱环节,“点对点”“面对面”“手递手”,强化全链条管控。三是探索完善“五个固定”工作模式。隔离酒店固定团队、固定领导、固定人员、固定责任、固定流程,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隔离管控样板。

    六、抓实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加强学校、养老院、监所等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防控,健全人员进出管理、体温检测、环境监测等工作制度,完善落实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商贸场所防控,加强公共区域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落实从业人员卫生消毒和顾客防护措施。加强餐饮、旅游、文化娱乐、体育等重点服务业场所防控,全面落实卫生保洁、设施消毒、人员防护等措施。加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交通场站疫情防控,加大防疫人员力量投入,严格按规范开展卫生清洁、消杀通风和乘客检测防护工作。

    七、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先后两次制发《人人都是防线 战“疫”有你有我--致广大市民朋友们的一封信》,在全社会营造了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团结抗疫氛围。策划推出了《青青牛牛战“疫”记》系列公益宣传动漫短视频,推出疫苗接种篇、医疗机构篇、办公场所篇、校园篇等10篇短视频,营造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疫情防控的浓厚氛围。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政策宣传,加大科普教育力度,及时发布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疫苗接种,提升人群接种意愿,努力营造“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免疫长城”的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