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国家、省决策部署,以打造北方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为目标,对标对表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持续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围绕畅通产业链、促进“双循环”等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切实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服务业总体呈现稳中加固、进中向好的积极态势,2021年上半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080.31亿元,同比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7.1%,拉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1个百分点。
一是向好势头巩固。2021年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在高点发展基础上,继续攀升提高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62.4%,比第二产业高28.1个百分点。服务业市场主体发展质效稳步提升,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5.7亿元,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20.0%。32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实现增长,增长面9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8%、51.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5.8%、18.4%。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2021年上半年,生产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199.2亿元,同比增长15.64%,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3.9%,较去年年底增长0.2个百分点。服务业创新能力继续跃升,新获评三家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伟东云教育、海信聚好看已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服务业新经济活力持续释放,1-5月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6%,两年平均增长36.8%,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11.4和16.8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迅速复苏,1-5月份,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3%,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26.1个百分点。
三是传统服务业焕发新活力。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销售额合计增长71.8%,比2019年同期增长82.6%,两年平均增长35.1%。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网上外卖等新型消费强势增长,全市电商平台对境外商家的吸引力大幅提升,2021年上半年,境外商家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642.9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95.9%。
四是新动能恢复加速。新兴行业稳健复苏,以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恢复态势良好,对服务业带动作用增强。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0%、37.8%,比1-4月份分别加快8.8个、8.6个百分点,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6个百分点。互联网软件行业稳步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6%、29.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6.8%、15.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