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日报5月21日讯 在新建成的上合空港TOD,下沉广场打破了室内与室外空间割裂,林荫、隧道、漫步路构造出全新立体生态型体验式购物环境;不远处,作为上合空港TOD重要组成部分,青岛临空服务中心项目已进入清洁收尾工作,施工人员正在各自的施工区域加紧作业……
记者近日探访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悉,临空区找准着力点和突破点,打造以胶州北站为主体,下沉广场及青岛临空服务中心作为两翼的上合空港TOD项目,上合空港TOD目前雏形尽显、启用在即。该项目将更好地服务上合示范区国家战略、沿黄流域高质量发展以及青岛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
“拥有完备的商业与政务配套、便捷的交通、充沛的教育资源,才能让企业在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过得安心、舒心、放心。”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洪涛受访时说。
王洪涛的话反映了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内诸多企业的心声与诉求。瞄准“蓝海”,链主企业纷纷抢滩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加速切入新赛道;距离胶州北站5公里半径内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货运区周边已形成物流头部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如何为驻青岛临空经济示范区企业打造一个垂直空间内集办公、购物、文化、教育、娱乐、居住为一体的站城融合综合体?示范区充分发挥“乘数效应”,以胶州北站为核,将胶东空港初中、新城环湾酒店、青岛临空能源中心串珠成网,寻求交通、政务、产业、商业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公约数”,是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底层逻辑。
记者采访获悉,胶东空港初中项目现处于水电安装、室外绿化、室内装修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0月完工。青岛临空能源中心已具备运行功能条件,项目运营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448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60吨。
为助推上合空港TOD新城打造,赋予TOD更多消费和应用场景,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加速构筑“海陆空铁”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重构海陆空铁“立体新丝路”,加速打造链接上合组织、RCEP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产能合作的战略枢纽。
上合多式联运中心距离胶州北站15公里,是山东省境内唯一的现代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共有4条1050米装卸线,作业能力达112万标箱/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已陆续开通至纽约、多伦多、列日等10条国际全货机航线,覆盖亚洲、欧洲、美洲、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上合多式联运中心为依托规划建设的上合国际枢纽港,将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过地上快速路和地下智慧物流系统无缝衔接,与海港通过“胶黄班列”和“胶青班列”高效联动,将打通海陆空铁“四港”间数据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以上合空港TOD新城为核心打造的“立体新丝路”正加速优化,日渐成长为中国企业走向上合组织国家、RCEP的“母港”和上合组织国家、RCEP面向亚太地区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