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改革背景
青岛高新区作为国家级创新园区,重点聚焦产业发展与企业服务。为构建覆盖更全面、响应更迅捷、供给更精准、线上线下融合更紧密的特色集成化政务服务体系,高新区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主要做法
(一)响应群众呼声,推行政务服务便利化举措。一是创新打造“1+X+N”三级联动服务体系。依托产业园区布局基层特色政务服务场所,建立1家政务服务中心+X家一站式大厅+N家帮办中心服务模式,助力企业“不出园、秒帮办”。二是精准画像科学设置三级帮代办服务专区。践行“服务走在审批前”理念,开设“一对一”帮办预审窗口、半自助帮办代办区和全自助帮办指导区,为不同需求匹配不同服务,让服务更细致、贴心。三是线上线下联动实时回应群众诉求。线上依托统一咨询呼叫投诉中心,线下依托“办不成事窗口”兜底服务,快速响应解决企业群众诉求。
(二)创新服务模式,推行公共服务融合化保障。一是跨区联动审批实现“区内事、区内办”。与城阳区融合联动,开设两区融合窗口,推动高频事项实现“不出区”办理;挂牌“自贸协定服务e站”,实现原产地证等业务现场可办。二是打造区域政策宣传第一门户。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开设“高新号”政策直通车,集中展示企业群众关心的政策文件和最新动态,形成覆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站式政策宣传平台。三是聚焦公共服务打造温情大厅。精准响应区域居民需求,推进琴岛通服务正式进驻政务中心,切实解决群众跨区跑腿难题。首次引入展览活动,依托“镜头里的好家风”等展览,打造文化体验新场景。
(三)发挥市场作用,推行政企资源生态化整合。一是依托青岛营商环境会客厅响应市场多维诉求。对标市营商环境“三支队伍”设置专家、企业、社会观察员,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整合市场端需求及资源供给,实现产业协同“1+1>2”。二是创新组建区域“营商环境宣讲团”。推进12个部门协同合作,融合政产学研金才要素,推进25场宣讲活动扎实开展。三是首创“我爱青岛高新、我为高新代言”服务品牌。发挥政务力量展现企业创新创业成果,为“高新好产品”发声,构建“专题展览+链上座谈”的推广服务模式,加速产业链资源整合,实现“企业单兵作战”到“政企协同推广”的升级。
突出成效
(一)便利化服务实现“多点集成”,群众办事更省心。通过创新打造“政务+”集成服务体系,累计建成7家一站式大厅和12家帮办中心,为周边千余家企业提供便民利企服务1500余次,“10分钟政务服务圈”基本建成。畅通诉求受理通道,累计处理咨询服务电话18万件,回访企业3.5万家。依托三级帮办代办服务,年均为不同需求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无障碍”帮办服务4万余件,“手把手、面对面、心贴心”成为高新区特色帮办服务品牌。
(二)融合化创新促进“能效提升”,服务企业更高效。通过站稳群众立场,响应融合需求,推动公共卫生许可、特殊工时审批等23个高频事项76个子项业务实现融合办理,年均跨区融合、公共服务惠及企业群众千余人次。构建立体化政策服务机制,多渠道发布政策文件及解读300余次,为企业群众解读、用好政策提供应知尽知支撑,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注入人文基因,实现“以人为本”,将政务中心升级为多元文化空间,真正实现“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
(三)生态化整合放大“政企合力”,发展动能更强劲。通过组建营商环境观察员队伍、发挥青岛营商会客厅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性,整合政企多方资源优势,高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营商护航行动,依托营商环境宣讲团,年均开展各类活动50余场,服务区域企业群众逾万人。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先后为60余家企业、上百件“高新好产品”发声代言,通过搭建365天不落幕展示窗口,让“高新智造”触手可及,企业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持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