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鼓
青岛政务网
字体大小: 打印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因系盲人始创并演唱流传,初名“盲人调”。主要伴奏乐器用书鼓、三弦,故称为“大鼓”。

胶东大鼓按照地域可分“北路”、“东路”、“南路”三派,以梁前光为代表的属“北路”。北路演唱特点是唱腔高亢挺拔,迂回婉转,善于用唱腔的变化来表现各种人物。胶东大鼓属于板式变化体,分上两句、一般上句落5、下句落1唱词为七字句或加三字头的十字句,较为规整。胶东大鼓主要演唱板式有:鼓套、起腔、二板、平腔、落腔、悲腔、快板,归纳起来,分为大套和小套两种。胶东大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和唱来交代故事、描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胶东大鼓的钢板,称“天地板”。其形制、板由两片不同形状钢片制作成。一片为半月形,叫天板,使用时在上;一片呈长方形,叫地板,使用时在下。小圆鼓形扁而圆、牛皮绷面、漆为黑色,鼓边直径21厘米,高8厘米。胶东大鼓的书目较为丰富,有《紫金镯》、《红灯记》等近百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