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审计局2009年工作思路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9-02-04 来源 : 青岛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明升
字体大小: 打印
  为了更好的促进市委市政府“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重民生、保稳定”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市审计局早筹划、早部署、早启动,及早明确了2009年的工作思路和审计重点,为做好今年全市审计工作,保障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确定的各项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赢得了主动、抢得了先机。
  2009年,全市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决策的实施,以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审计工作方针,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改进方式,在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示问题、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为促进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突出抓好政府投资审计。把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全部列入审计监督范围,对新增投资项目结构情况开展专项调查,加大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审计力度,促进投资项目规范运作、有效落实。大力开展跟踪审计,对援川灾后重建、十一届全运会场馆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及时揭示和预防重大问题。突出抓好建设项目决(结)算审计力度,遏制高估冒算工程价款行为,节约政府投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二是围绕促进增收节支、规范预算管理,不断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坚持收、支审计“两手抓”:一方面,抓好税收征管审计,对地税部门组织税收、税源企业纳税情况加大审计力度,促进严格依法征税,推动财政收入增长;另一方面,抓好预算管理和部门预算支出审计,对转移支付资金、政府非税收入等进行重点关注,促进优化支出结构,节约财政支出,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围绕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加大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力度。坚持以“三农”、社保、教育卫生、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资金和项目为重点,对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土地出让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调查,揭露和查处挤占挪用、损失浪费和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改革政策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是围绕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任中为主、离任必审,对经济管理权限和资金量较大、下属单位较多的部门进行重点审计,继续推进区(市)党委书记和区(市)长同步审计,深化镇(街道)和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指导内审机构搞好村(居)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加强结果运用,落实责任追究,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正成为评价、奖惩和使用干部的依据。
  五是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审计。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情况开展审计调查,注意分析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关注企业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帮助企业完善内控机制、改进经营管理、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六是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绩效审计。突出政府投资、财政专项资金、社会公共资金、公共资源配置使用、企业管理、政府部门绩效等方面,开展20多项专项审计调查,对部分政府部门进行绩效审计,同时在其他审计项目中关注绩效和管理方面的内容,绩效审计项目将达到全年项目总数的70%。审计中,重点关注质量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注意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方面加强综合分析,促进宏观性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