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区2009年工作思路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9-01-22 来源 : 青岛保税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 王怀岳
字体大小: 打印
  2009年,青岛保税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以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途径,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保税港区,不断增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新优势。
  一、加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开发建设,扎实推进一期封关运营,推动青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夯实基础。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力做好保税港区总规控规及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科学界定功能分区和市政布局,切实明确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及招商目录,加快推进卡口设置、围网改造、交通布局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按期封关、早见成效、发挥效应,为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与发展做出示范;利用全国第一家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临近港口转型升级的“青岛模式”优势,推动青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打造以保税港区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搭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平台。
  二、以保税港区政策资源为突破口,促进港口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港口集群整体竞争力,打造以保税港区为龙头的组合枢纽港,形成港港联动、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发展格局。
  发挥青岛保税港区政策平台优势,放大保税港区对港口资源优化配置的拉动作用,争取国家批准“启运港退税”和“内外贸同船同港作业模式”试点,有力提升港口集群整体竞争力;增强港口物流集聚效应,营造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国际物流通道,建成以外贸进出口和国际集装箱中转为主的综合物流基地、开展分拨配送业务的国际物流核心节点和沿黄流域物流龙头,打造以保税港区为龙头、其它港口为补充的多元化组合枢纽港;加快推进区、港无缝连接和一体化运作,带动半岛港口群发展成为大型集装箱、矿石、煤炭和原油的物流集散基地,形成资源共享、定位错开、功能互补的联动发展格局。
  三、构建以“保税”为特征的现代国际交易市场体系,创新市场功能和交易模式,推动以电子交易为平台的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发展,打造国际专业商品交易及定价中心。
  进一步突出以“保税”为特征的功能优势,扶持壮大现有市场,大力拓展新兴市场,构建现代国际交易市场体系;不断创新市场功能和交易模式,积极推进以电子交易为平台的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发展;打造国际专业商品交易中心,形成具有保税特色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散效应,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推动青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橡胶国际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力争2010年全面转型为期货市场,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定价中心。
  四、深入拓展国际中转功能,大力发展港航服务业,推动集装箱拆拼、临港加工、检测维修、信息中介等增值服务快速发展,探索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试验区。
  以保税港区特有政策为依托,深入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等功能,大力发展港航服务产业,进一步推动国际集装箱拆拼、临港加工、检测维修、信息中介等相关增值服务快速发展,逐步培育形成品牌优势突出、集约化程度高、与自由港政策相配套的特色服务产业;有效利用功能优势,吸引知名航运企业、跨国采购中心、国际分拨中心、加工制造企业等集聚发展,带动国际贸易业、金融业、信息业、服务业实现平稳增长;推进口岸贸易快速发展,重点加强与日韩经贸往来和产业协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辟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