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新年新思路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6-01-09 来源 : 中共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书坚
字体大小: 打印

  2006年,是实施全市“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建党85周年。全市的组织工作,要在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继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今年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扎实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取得实践成果。在不断巩固和扩大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着眼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积极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抓住“取得实效”这个关键和“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把握好各项政策和工作方法。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分类指导。注意借鉴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和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因村制宜,采取党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党组织、党员联系党员等多种方式,抓住春节前后人员相对集中这段时间,集中进行学习教育,保证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切实让农民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三是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形成工作合力。要健全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大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有序地开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指导帮助解决好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努力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取得制度成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把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认真总结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深入总结,研究完善,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促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研讨,切实取得理论成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切实从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入手,以召开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为契机,有效整合我市党建理论研究方面的资源,超前思考、深入研究,力求在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二、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认真做好换届准备工作

  认真做好换届准备工作,是今年全市组织工作的重点,也是全市组织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加强对换届准备工作的领导。要统一思想,切实把换届准备工作提上重要日程,作为全市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提前谋划,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做好测算分析等措施,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进一步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切实做好换届的组织指导工作;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办事;认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严肃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保证换届顺利进行。要做好换届考察工作。切实改进考察方式,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等方法,不断加强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察工作,努力实现考察工作的经常化、考察方式的多样化、考察分析的定期化,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要拓宽考察内容,尤其要注重对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工作实绩进行全面考察,对领导干部的德才素质、思想作风、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考察,防止干部考察工作失真失实。要注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整体功能的要求,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大力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进一步优化市管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不断增强整体功能。要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群众威信高、作风过得硬的干部选进各级领导班子。注意选拔年轻干部,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合理梯次配备。以换届为契机,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第二批党政机关挂职帮扶干部的组织考察和评比表彰工作,总结工作经验,并选拔好第三批挂职帮扶干部;及时调整补充后备干部队伍,使后备干部队伍保持充足的数量、合理的结构;继续面向全国重点高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三、突出执政能力的提高,着力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

  今年是全市“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继续引向深入的关键一年。要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化措施,进一步落实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结合贯彻落实全市“十一五”规划,在市委党校举办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主体班次15期,培训领导干部1000余名。办好“著名经济学家论坛”,举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专题研讨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深化“领导干部每月一讲”品牌建设,在内容上要重点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品牌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热点难点问题选题,并不断创新,力争把“领导干部每月一讲”打造成为在全国干部培训方面有知名度的品牌讲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MPA核心课程培训,对市直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基本轮训一遍。组织年轻领导干部赴英国、德国等世界著名学府和国际性培训组织培训,为建设世界知名特色城市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研讨与创新机制,筹备召开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理论研讨会。

  四、着眼于“青岛现象”的长盛不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我市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要着眼于“青岛现象”的长盛不衰,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优化“创业论坛”、办好“企业家在线”、组织企业家进行国内外高层商务交流和制作“青岛企业家年度观察”电视专题片等措施,深化“企业家促进会”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家促进会的知名度,力争把企业家促进会打造成为凝聚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造就知名企业家、保证“青岛现象”长盛不衰的重要载体,不断壮大我市优秀企业家队伍的规模。加强市直企业领导班子经常性考察工作,会同市国资委加强市直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充实一批企业领导人员后备人选,优化市直企业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落实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抓住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自主创新,人才为先。人才问题是事关“十一五”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激活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引进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以深化“高级专家协会”品牌建设为契机,通过人才柔性流动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国内外高级专家交流合作的渠道,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步伐。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全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组织专家学者搞好咨询论证工作,努力把高级专家协会打造成为促进技术合作、引进智力资源、提供咨询论证、加快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好《青岛市“十一五”人才事业发展规划》,在做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引进和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优化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壮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规模。积极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落实好《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办法》,重点奖励一批在核心技术研制开发、自主创新等方面有突出业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六、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又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要在认真总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颁布以来,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中组部的要求,认真抓好“5+1”法规性文件和明年即将出台的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着眼于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使干部“上”的途径公平公正,“管”的方法科学有效,“下”的渠道自然畅通,“出”的方式规范合理。建立全市党政人才信息库,对全市党政人才实现数据库管理。要抓好《公务员法》的学习贯彻。会同人事部门认真做好全市公务员登记工作,摸清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依照管理的事业单位现有人员的情况,制定周密的实施意见。要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深入贯彻中组部《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继续加强《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区市和部分市直党政机关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12380”举报电话的受理工作,注意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分析,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通过实行谈话打招呼、诫勉谈话、组织函询和廉政承诺等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七、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活动,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村级组织管理规定》等六项制度,积极推进村级民主制度化建设,不断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方式,开发制作一批质量较高的电视专题片和远程教育课件,大力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拓宽农村党员教育的渠道。要以服务党员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有效途径,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水平,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要以思路创新为突破口,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按照一手抓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思路,认真研究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党的工作覆盖面问题,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