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新年新思路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6-01-09 来源 : 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字体大小: 打印

  新的一年,开发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国家级开发区新时期发展方针,以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重点突破,继续推进“六大项目”、“十大工程”,发展壮大“六大产业集群”;更加注重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发展循环经济、集约经营,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和档次,更加注重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坚持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统一,着力做到“三个突出”,更加注重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提高产业竞争力,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一)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坚持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健全完善项目引进评价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招商工作机制。强化集群化招商,强化“大、高、强”项目招商,强化欧美和日本等重点地域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0%;引进总投资过亿美元外资项目3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过亿元内资项目10个。二是切实抓好对项目建设的服务。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完善项目引进建设绿色通道制度,提高项目的开工率、出资率和投产率。全年新开工建设外资项目40个,新建成投产30个;新开工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30个,新建成投产30个。三是更加注重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施科技兴贸、质量兴贸战略,促进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优化出口结构,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外贸出口由数量型想质量型转变。

  (二)突出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集中精力实施“双十工程”(即争取在3-5年内建设10家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孵化器和10家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科技大厦。强化高新技术产业招商,着力引进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项目。重点培育扶持10家基础较好、研发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投融资体系。依托区内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围绕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进一步培育壮大六大产业集群。家电电子产业,加快发展高端产品和办公电器,办好国家级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建设世界级家电电子制造基地。石化产业,以大炼油、丽东化工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QTA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汽车产业,在促进现有整车项目建成投产的基础上,再引进1-2个整车项目和一批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项目。造修船产业,积极推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及配套的“六厂两所”建设,开工建设大型船用发动机项目;围绕建设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在现有中海油、中船重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项目基础上,引进建设新的钻井平台项目。三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抓好现代服务业招商,大力引进影视文化、现代商贸、创意产业、港航物流等服务业项目。积极稳妥地推进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开发,加快推进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海景花园五星级酒店、影视演艺中心、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引进中国音乐学院国际音乐艺术学院,努力打造凤凰岛影视文化基地。以影视文化基地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以唐岛湾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海上旅游开发。围绕建设西海岸区域性商贸中心,促进上海广场、百盛等项目尽快建成营业,促进乐购等项目尽快落户,全力引进一批社区便利店、连锁店等。巩固金融安全区创建成果,积极创建金融生态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重点引进第三方物流项目。培育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

  (三)突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一是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深入实施“以港兴区”战略,加快南港区开发建设。搞好前湾港区招商局码头、迪拜环球码头、泛亚码头、海丰码头和油码头三期、液体化工码头二期、大炼油码头配套工程等重点工程,加快形成“万国码头”局面。加快疏港专用通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体系,提高疏港能力和港口竞争力。二是培育发展品牌经济。深化“名牌兴业、质量兴区”战略,制定好品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培育品牌产业链,建设品牌创建梯队,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完善知名品牌培育的相关支持政策,构筑品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以知名品牌推动六大产业集群扩张。三是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坚持把民营企业放在与国有、外资企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严格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区内民营企业培育力度,争取年内有15户以上企业进入全市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招商,争取新引进2-3家国内500强民营企业。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六大产业集群的建设与配套。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信息咨询体系。四是加强财源经济建设。着力引进财税贡献率高的项目,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积极培植涵养税源,促进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提高六大产业集群、第三产业、高新技术和民营经济的财政贡献率。强化税源监控体系建设,抓好税收综合治理。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巩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管委(区政府)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持续运行。建立资源节约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设备管理。积极推广中水回用,推进海水淡化项目建设。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敏感项目环评专家预审制。加大海域环保力度。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六是着力发展富民经济。坚持一居(村)一策,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壮大居(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高效农(渔)业、绿色生态农(渔)业、观光休闲农(渔)业,加快推进农(渔)业精品园区建设。积极推广深水网箱渔业,加快发展工厂化渔业。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居(村)服务奖励机制。搞好“三位一体”对口扶贫帮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

  紧紧抓住青岛市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机遇,围绕“规划、建设、管理”三个中心环节和“城市化”一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努力建设环境最优的开发区。

  (一)强化规划的先导作用。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风貌研究。加大对规划的投入,进一步扩大控规覆盖面,搞好数字化规划。完善唐岛湾、南港区、红石崖等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发挥区规划委员会和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国际竞标,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二)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精品工程建设年”活动,高标准搞好唐岛湾综合改造、金沙滩景区改造二期工程、银沙滩景区改造工程和滨海广场建设。抓好唐岛湾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长江路、江山路两侧高层建筑建设和景观改造。实施武夷山路综合改造工程。建成滨海公路复线、奋进路南延北延段、嘉陵江路西延段等区内道路。搞好北部工业区开发和出口加工区配套建设。搞好造修船基地和石化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协调推进海湾大桥、青莱高速公路开发区段等重点工程建设。超前搞好水源地规划。扩大供热范围。

  (三)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启动城市综合执法,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占路经营、道路撒漏污染、户外广告治理等专项整治。加大清理违法建筑工作力度。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继续深化公用事业改革,加强公共服务行业服务品牌建设。

  (四)加快城市化步伐。按照“捆绑开发,整体拆迁,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居(村)改造。以薛家岛示范居住区捆绑式开发为突破点,组织戴戈庄等其他示范居住区捆绑式招标。年内新启动25个居(村)改造,完成6个居(村)改造任务。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原则,对居(村)的道路、管网、文化设施等各类硬件设施进行分类建设和改造。研究优惠政策,调动居(村)积极性,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

  三、坚持以人为本,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城乡统筹就业的优惠政策。坚持以培训促就业,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免费培训。制定小额贷款贴息扶持办法,专项用于鼓励城乡居民实施自主创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探索建立城市非医保人员的合作医疗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公正,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健全正常的收入增长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果,抓好群众性科普活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内配水平,确保新建高中、珠江路小学如期投入使用,建成香港耀中国际学校,推进奥地利博纳职业学校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规范民办教育。继续实施“西海岸文化家园工程”,进一步完善区、街、居(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办好第九届“金沙滩文化旅游节”、“西海岸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加大历史文化古迹的发掘、保护力度,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积极引进高水平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启用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长效机制。增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围绕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健全完善创建文明城市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城区文明水平。深化“新区发展我受益,我为新区做贡献”为主题的综合素质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居民文明素质。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村民变市民,文明建小康”、“诚信西海岸”、文明示范社区(村庄)等创建活动。

  (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化 “平安西海岸”建设,进一步健全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打霸治痞”等专项行动,坚决打击扰乱重点项目建设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科技创安战略,抓好电子监控和机动车防盗系统推广工作。坚持重心下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着力解决困难企业、改制企业、破产企业等遗留问题。认真解决供暖改造、物业管理不规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做好普法宣传,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大力建设和谐社区。围绕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目标,按照“六型社区”的要求,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加强社区软硬件建设,实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三大工程。重点培育20个示范社区,并以示范社区为样板,以点带面,力争50%左右的社区达到“六型”初级建设标准。

  四、加强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推动党的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能力,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打造“为民政府”。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着力创建新区服务品牌。深入开展“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启用机关星级处室考评系统和干部绩效考评系统。组织好第四届“我为西海岸发展献计策”市民月活动。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机关工作绩效。加强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建设,改进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督查工作,改革行政监察和效能评估制度。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完善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理论教育工作,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教育,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办好“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论坛。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相关规定,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培训和监督力度。加强居(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突出抓好各类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一点三化”活动和“群众在我心上,我在群众心中”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理顺党组织和党员隶属关系。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示范点,力争年内2个街道社区达到省级社区党建示范点标准。试行农村基层组织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制”管理模式。探索新型经济社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突出抓好“五个重点领域”和“五个关键环节”,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一岗双责”。加强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加大查办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五)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完善“一条龙”服务机制,将涉及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行政审批中心集中办理。加快建立新型投资体制,引入市场机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类公共服务领域和各项社会事业。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和范围,增强政府投资风险意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作用,加大投融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