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80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106处)。我市的平度东岳石遗址、胶州三里河遗址、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万字会旧址等四处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青岛德国建筑群被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中。
三里河遗址资料
遗址位于山东省胶州市,胶州市地处山东半岛胶莱平原,胶莱平原位于胶东地区的低山、丘陵和鲁中南地区的中山、低山、丘陵之间
遗址在胶莱平原东南部。距遗址东南约10公里处为黄海的胶州湾,胶莱河及支流环绕于附近,遗址南面临南河。
三里河遗址位于山东省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村西侧,南靠三里河,遗址南北长约二百五十米,东西宽约二百米,面积约五万平方米。
1974年秋和1975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这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考古发掘发现,这是一处包涵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种文化的原始氏族社会文化遗址,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上层为龙山文化,经碳—14测定和树轮校正,距今有着3800到4500多年的历史,说明四千多年前三里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有先民定居,并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古老文化。这两次发掘的面积达1570平发米,共出土各类文物二千余件。发现大汶口文化房屋遗址5处、窖穴31个,墓葬66座;龙山文化窖穴37个,墓葬98座,与墓地有关的建筑遗址两处。其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件雕花镂空高柄蛋壳陶杯,陶土甚细,杯高20厘米、重量只有39克,厚度仅有0.3毫米,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凝聚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其手工之精湛,堪称世界之最。另有三只兽形 各有特色,别具风格,特别是其中的一件龟状环形 更为罕见,其造型布局讲究,是我国目前唯一发现的一件。
三里河遗址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也是东方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具体而言,它在下列几方面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1、三里河遗址下层大汶口文化、上层龙山文化相叠压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大汶口文化早于龙山文化的相对年代,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这一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基本面貌和龙山文化对大汶口文化的继承关系。
2、三里河遗址龙山文化的地层中发现了两件钻形器,经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史编写组鉴定为黄铜制成,一般认为黄铜的出现较青铜为晚,通过这两件黄铜器的发现,经改变过去的认识,说明在当时已经使用黄铜冶金技术,这也是三里河龙山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
3、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的三件兽形鬶及龙山文化的镂空高柄蛋壳陶杯,其造型奇特优美,工艺精湛,为研究大汶口时期及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制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4、三里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发现的墓葬达160余座,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