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墨故城位于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因城设于朱毛村(春秋时大夫朱毛曾居住,故名),又称朱毛城。西汉时,胶东国康王曾设都于此,所以又名康王城。据《重修平度县志》记载:“故即墨城,齐初并莱,以莱古都辽远,建此城于莱国之中。北依群山,南控芥莒,名朱毛城,后为即墨”。即墨故城始建于何时尚待考,但从“齐初并莱”一句来看,最晚当在春秋之际即有此城无疑。因为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齐就已经是周分封的诸侯国了。即墨,战国时属齐邑,秦时置县,西汉时又为胶东国治所。王莽始建国元年,胶东王刘殷降为扶崇公,仍居此城,胶东国除。东汉时,封胶东侯于郁秩(今平度城一带),胶东始与即墨分治。到隋开皇十六年设即墨县于今之即墨城。
内城有金銮殿、点将台、东西仓、储货湾、养鱼池、梳妆楼等遗迹。据初步考察,即墨故城范围很大,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南北长约十华里,东西宽约五华里。至今尚遗存城墙千余米,城基宽约40米,高约5米,全为夯土板筑,十分坚固。当时的运粮河(即今之小沽河)通过东南城门洞,可以直接驶入储粮湾内,至今城墙缺口尚存。即墨故城一带,历年常有文物出土,如铜钫、弩机、戈、剑、刀币,铜石铁范等。近年来发现的空心砖,上刻青龙,长一米多,宽40厘米。另外还发现直径80厘米的大型圆柱石础,都说明当时宫殿的宏大。
即墨故城过去有“朱毛城,临淄土”之说,根据传说,当年建城用的砖瓦等,都是从临淄用人工转运来的,动用民工之多可想而知。至今还流传在民间的《二贞庙》、《洗心河》等类似《孟姜女》的故事就是当时人民服苦役的明证。
楚王项羽分齐为三国,即临淄、胶东、济北。胶东定国都即墨,是仅次于临淄的重镇,是齐国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在即墨故城发生过一次举世闻名的“田单破燕”事件,即“火牛阵”。田单破燕已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奇取胜的典型战例之一。
2001年6月25日,即墨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