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刚副秘书长在“市南区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上的讲话——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 孙百刚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6-06-10 来源 : 文物局
字体大小: 打印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八大关迎来了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非常高兴能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参加市文物局、市南区文化局组织的这次“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政府对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来宾、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去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是在我国已决定不再批准建立节庆日的情况下的一个特例,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上下齐动手,把这个节日办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节日,并通过节日让社会公众都知道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市南区在文物保护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我市七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红万字会青岛分会旧址、青岛德国建筑群和八大关近代建筑等三处坐落在市南区,约占国保单位的一半;沂水路段历史优秀建筑、中山路段历史优秀建筑、江苏路段历史优秀建筑、太平路段历史优秀建筑、鱼山路段历史优秀建筑、观象路段历史优秀建筑、馆陶路段历史优秀建筑、八大关历史优秀建筑、其他历史优秀建筑中的绝大多数历史优秀建筑分布在市南区;翻开《青岛文物志》,20处文化名人故居地理位置的描述全部是某某文化名人故居位于市南区某某路。所以我说市南区的文物点多线长面积广阔印记胶澳近代历史,一点都不过分,说市南区的文物保护任重道远、使命光荣,惠及万代子孙一点也不夸张。

  文化遗产是以往人文建设的成就和今后人文建设的基础,各类文化古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物教材,是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人民的辛勤创造,是历史的生动见证,我们理应精心呵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首先,要加强管理,提高认识。不但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而且也要向各级、各部门领导宣传,让文化遗产保护走入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其次,要摸清家底,依法保护。只有知道辖区内有哪些文化遗产,分布在何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第三,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既要防止闲置不用,更要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性使用。第五、要尽快编制保护规划,制定有关保护法规,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六、多渠道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一是坚持政府投入为主;二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设法吸收境内外企业、团体、个人捐资赞助,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

  我坚信,在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过程中,有市南区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有全体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我们市南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一定会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再创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