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民融入执法全过程 青岛公安唱响"真情服务歌"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3-10-12 来源 : 青岛日报记者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日报讯 因车祸导致下肢瘫痪的居民王竹轩,有事急需补办户口簿。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坐着轮椅来到威海路派出所,民警特事特办,次日便将办好的户口簿专程送到了王竹轩的病床前;一家美国独资企业新招收了180余名外地员工,到合肥路派出所联系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派出所当即决定抽调警力登门服务,仅用1天时间就全部办妥……这些公安民警送服务上门的感人镜头,是我市公安机关将便民利民理念融入执法管理全过程的突出写照。
  今年以来,青岛市公安局全面实施警务改革,在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范网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着力树立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执法管理新理念,推出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及时、主动和便捷服务的一系列新举措。根据公安部的要求,结合青岛实际,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50条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涉及出入境、户政、交通、消防、治安网络安全、经济犯罪侦查和执法执纪监督等内容,包括警务公开、精简审批、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等制度,对公安各警种、各窗口服务单位的执法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使我市公安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市公安机关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普遍的问题入手,大力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如市公安局对窗口单位的规范化服务进行了深化,实行了综合服务办理大厅式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制定了《窗口服务规范》,实行警官服务台制度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市公安交警支队修改完善了交警滞留机动车驾驶证2小时处理措施,以避免民警利用职权乱扣滥罚、以权牟私问题的发生;结合落实公安部的要求,交警部门还全面完善软硬件建设,使广大市民在考证、检车、挂牌、换证、补证等各个环节中享受到更快捷、高效的服务。
  各区、市公安机关也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出发,纷纷推出服务新举。如市南区公安分局实行了“社会治安情况发布”和“网上对话”制度,使公安机关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更为畅通;城阳区公安分局开出了社区服务、公安外事服务和消防监督服务三种服务车,采取流动式的方法快捷服务群众和企业;胶南市公安局建立了警企共建制度,近日将两万册警务公开手册送进企业,既扩大了警务公开,又对企业如何防范经济犯罪及如何正确保护自身权益起到了深入宣传的作用;平度市公安局印发了“惠商服务卡”;莱西市公安交警开展了“争当活地图,方便问路人”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