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和谐主旋律 ——从江苏路社区委看市南区社区“四化一加强”工程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6-12-05
字体大小: 打印

  近日,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我省获得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区)的代表,市南区从会上捧回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
  近年来,市南区紧紧抓住社区这个城市生活中最基础的层面,认真理清社区工作主线,牢牢抓住社区建设的根本,走出了一条适应城市管理的社区工作新路子——年初,市南区下发文件,在全区推行并建立了“四化一加强”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即: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实行社区服务项目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居民自治规范化、社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加强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

  近日,记者来到江苏路社区委,切实感受到了“四化一加强”给社区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一

  江苏路社区委地处市南区中部,常住人口36000余人,其中老年人6400余人,占总人口的17.1%,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经过调查研究,江苏路社区委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质量监管”的运作模式,完善了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委建立了养老服务站,重点对孤寡、“空巢”、残疾和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老八路、老党员、烈军属等特殊群体老人提供免费服务。动员辖区单位联办老年公寓,并发动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义务服务,目前,已联办2所老年公寓,入住老人30多名。此外,还与青岛友联家政社区服务中心签订协议,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由专业人员为特殊群体老人提供服务,已为19名老人提供了“政府买单、市场运作、专业特色”的登门日间照料服务。为了保证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社区委还开发设计了居家养老工作软件,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对服务员实行派遣、跟踪、回访、监督、检查,确保服务质量。

  这只是江苏路社区委社区服务项目化的一个方面,也是今年市南区各街道、各社区实践“社区服务项目化”的一个缩影。该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范畴之内的社区服务,其项目化的规划、设置由政府部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经过筛选、论证和审批,统一下达实施计划,由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实施,项目按年度、分批次推进,完成后组织群众进行满意度调查和专家评估。社区服务项目化,进一步推动了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

  自社区服务项目化实施以来,市南区的便民购物网点建设、卫生服务、养老服务等工作获得了突破。目前,该区已建成6条食品安全放心街,完成了81个社区便民商业网点和农贸市场的“农改超”、“农加超”;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投入240余万元对15个站点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已达32个,95%的社区居民步行5到15分钟就能享受到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完成30处养老服务站, 社区照料老人的功能得到加强;市、区、街三级共投入资金569万元,对15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改扩建,目前全区147处社区阳光图书室和31处社区阳光图书馆运转良好;在全区开展了“爱心搭建助学桥”活动,社会各界投入百余万元,帮助社区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全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8000余人,94%有求职要求的人员得到安置,全区20个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

  值得肯定的是,社区服务项目化并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项目的设定都是基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同时,各社区所提供的项目化服务也不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尽可能地满足百姓的切实需求。

  二

  江苏路社区委有老楼旧院734个。为了更好地对辖区进行管理,社区委推动各楼院成立了协管会,建立了“社区委—居委会—网格—楼院”四级层次清晰、关系顺畅、职责明确、重点突出的管理体系。在居委会中,以500户居民为单位设立网格,网格中设立党支部,以楼院为单位设立管理点、选举成立协商管理会(简称协管会)。楼院协管会负责人由各户代表轮流担任,遇事由居民代表协商解决。

  江苏路社区委党工委书记王志华说,楼院协管会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协商办”的原则,遇事召开楼院居民议事会,并制定了“邻里和睦”公约、协管会工作制度等。通过网格化管理,江苏路社区委的大部分楼院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园艺型、才艺型、娱乐型、书香型、民俗型、古典型、温馨型、敬老型等特色楼院正在形成。

  管理网格化的本质是使城市基层“细胞”更加细化。据记者了解,随着城市社区的调整,我市大部分城市社区户数在2000至3000户左右,大的社区甚至达到5000多户的规模。以目前居委会成员及社区工作者的人数,很难应付日益繁多的社区管理及服务功能。市南区的网格化管理则进一步细化了社区,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治理缺位问题,实现了管理工作科学化。同时,一个网格内的责任人不仅承担着管理任务,而且起到了居民与政府间的桥梁作用。

  网格化管理实施以后,市南区在81个社区成立了800余个楼院自管委员会,利用1000余个公益性岗位建立了与楼院自管委员会相应的和谐社区服务队。楼院自管委员会和和谐社区服务队在充分发动社区居民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社区面貌为之一新。

  在实践中,各街道还推陈出新,建立了适合自身的“网格”。八大湖街道通过和谐社区促进会,对网格实现了有效的管理;香港中路街道在楼院内创建红色家园,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楼院党支部为基础,建立起教育管理、人文关怀、就业救助等综合服务体系。

  三

  江苏路社区委辖区内大学路14号因水管老化而漏水,多年来“吃水贵”成为居民反映的焦点。在“一户一表”改造过程中,少数居民因种种原因不愿缴费,影响了工程进展。大学路居委会立即组织百余户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共同协商解决办法,使矛盾得到妥善解决,改造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在江苏路社区委,凡是涉及群众生活的大事小情都要召开居民议事会、居民听证会。从养狗问题到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他们都通过民主形式加以解决。

  长期以来,社区居委会承担了过多的行政功能。实施社区居民自治规范化,能够使居委会更好地行使其作为居民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能。居委会主动当起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与居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能够及时将居民的意愿和要求转达给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同时也代表居民对政府和中介组织进行监督。

  居民自治规范化实施以后,市南区在81个社区设定了“社区民主日”,使社区居民自治活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市南区还把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宜都纳入民主日内容,通过开展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的工作评议、居务公开、社区参与及决策等活动,提高社区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此外,市南区还成立了5家“邻里中心”。“邻里中心”集居务办公、学习娱乐、社区服务于一体,已成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活动平台,既满足了长期滞留社区的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又有效提高了社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

  2004年5月,江苏路社区委成立之初,辖区内6个居委会无一处办公用房。从2004年下半年起,江苏路社区委先后解决了伏龙路居委会、大学路居委会的办公用房,面积均在150平方米以上。今年上半年,改建了掖县路居委会办公用房,使其面积达到213平方米;承租一处300余平方米的房屋,用于江苏路居委会办公。至此,已有4个居委会办公用房达到150平方米以上。齐东路居委会、龙江路居委会用房问题也将尽快解决。同时,社区委还积极为各居委会配备了办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照(摄)像机等办公设备。

  与江苏路社区委辖区内的居委会相同,市南区很多社区居委会的社区用房面积在不断扩大,硬件设施在不断完善。从“四化一加强”体制实施以来,市南区已改扩建29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增加社区办公服务面积2200多平方米。目前,全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达48个。此外,市南区还为81个社区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街、居三级网络联接,提升了社区信息化工作水平。

  结合实施社区服务项目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居民自治规范化、社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市南区强化了党组织对基层社区的领导。目前,全区已建立了81个社区党委(总支)、424个楼院支部、1091个楼栋党小组,组建了“夕阳红”、“老兵之家”、“朝阳乐”等特色支部,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