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购山药、扁豆、豇豆、黄瓜、冬瓜、丝瓜、萝卜、胡萝卜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9-09-02
字体大小: 打印

1、山药:蔬菜市场上的山药主要为长柱种,产于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无论买什么品种,块茎的表皮是挑选的重点。表皮光洁、无异常斑点的,才可放心购买。发现异常斑点,绝对不能买。因为只要表皮有任何异常斑点,就表明它已经感染病害,食用价值降低了。

2、扁豆:市场上的扁豆品种较多,多以嫩荚供食用。只有红荚种(如猪血扁等)可荚粒兼用,鼓粒的口感也好,富香味。青荚种以及青荚红边种都以嫩荚口感最好,不可购买鼓粒的。

3、豇豆:蔬菜市场上豇豆品种很多。由于豆荚颜色与品质联系紧密,所以根据颜色的分类法对消费者最有用。一般分三类:一类是绿荚型,荚果细长,深绿色,肉厚,豆粒小,不露子,吃口脆性;另一类是白荚型,荚果较粗,淡绿或绿白色,肉薄,质地疏松,易露子,吃口软糯;还有一类是红荚型,荚果紫红色,粗短,肉质中等,易老,但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对健康有益。消费者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选购。不管哪种类型,以豆粒数量多、排列稠密的品质最优。荚果尾巴细长是高温干旱结生荚果的典型形状,一看便知品质低劣。

4、黄瓜:蔬菜市场上的黄瓜品种很多,但基本上分三大类型:一是无刺种,皮光无刺,色淡绿,吃口脆,水分多,系近年从国外引进的黄瓜品种;二是少刺种,果面光滑少刺(刺多为黑色),皮薄肉厚,水分多,味鲜,带甜味;三是密刺种,果面瘤密刺多(刺多为白色),绿色,皮厚,口感脆,香味浓。

上面所说的三类黄瓜,生食时口感不同。简单地说,无刺品种淡,少刺品种鲜,密刺品种香,各人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选购。不管什么品种,无疑都要选嫩的,最好是带花的(花冠残存于脐部)。同时,任何品种都要挑硬邦邦的。因为黄瓜含水量高达96%,刚收下来时,瓜条总是硬的,失水后才会变软,所以软黄瓜必定失鲜。但硬邦邦的不一定都新鲜,因为把变软的黄瓜浸在水里就会复水变硬,然而瓜的脐部还有些软,且瓜面无光泽,残留的花冠多已不复存在,消费者购买时很易识别。

5、冬瓜:在蔬菜市场上冬瓜有青皮、黑皮、白皮三个类型。黑皮冬瓜肉厚,瓤少,可食率高;白皮冬瓜肉薄,质松,易入味;青皮冬瓜则介于两者之间。市民选购以黑皮冬瓜为佳。这种冬瓜果形如炮弹(长棒形),宜选瓜条匀称、无热斑(日光灼伤斑)的买。在售价一样的情况下比购买其他类型的冬瓜要合算。除此以外,还可用手指压冬瓜果肉,拣肉质致密的买,因为这种冬瓜吃口好;肉质松软的煮熟后变成“一泡水”,吃口差。冬瓜最佳消费期为七八月盛夏季节。冬瓜虽耐贮藏,但食用品质仍以鲜品为上。

6、丝瓜:蔬菜市场上的丝瓜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棱丝瓜,由于瓜条上有9~11条棱角,故又名棱角丝瓜,这种丝瓜吃口硬;另一种是普通丝瓜,瓜条上有多条墨绿色纵纹,皮薄,肉质柔软多汁,吃口软糯。

选购丝瓜最要紧的是,要挑硬邦邦的买。刚刚采下的符合食用标准的丝瓜,一般含水量在94%左右,所以新鲜的丝瓜总是硬的,而新鲜程度差的丝瓜,就会由于失水而变得萎软。必须指出的是,丝瓜果实表层覆盖着厚厚的角质层,不宜食用,烹调前必须除去。鲜度高的丝瓜去皮很方便,只要用水果刀刀刃垂直于瓜体轻轻刮动,便可将那层硬皮刮去,且不带肉。如果你买了萎软的丝瓜,去皮时就比较麻烦。当然买丝瓜还要掌握其他标准,如瓜条匀称;瓜身白色茸毛完整,表示瓜嫩而新鲜;不要买大肚瓜,肚大的子多;钩状瓜则难削皮。

7、萝卜:从蔬菜商品学讲,萝卜分为长萝卜、圆萝卜、小红萝卜三个类型。不管哪种萝卜,以根形圆整、表皮光滑的为优。一般说来,皮光的往往肉细,所以皮光是第一条。第二条是比重大,分量较重,掂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一条掌握好了,就可避免买到空心萝卜(糠心的萝卜,肉质呈菊花心状)。第三条,皮色正常。皮色起“油”(半透明的斑块)的不仅表明不新鲜,甚至有时可能是受了冻的(严重受冻的萝卜,解冻后皮肉分离,极易识别),这种萝卜基本上失去了食用价值。第四条,买萝卜不能贪大,以中型偏小为上。这种萝卜肉质比较紧密、充实,烧熟后吃口好。

8、胡萝卜:就营养价值而言,优质胡萝卜集中表现为“三红一细”。“三红”是指表皮、肉质(韧皮部)和心柱(木质部)均呈橘红色;“一细”是指心柱要细。因为胡萝卜中胡萝卜素含量高低与颜色有关。胡萝卜素含量高的呈深橘红色,胡萝卜素含量低的呈淡橘红色甚至淡黄色。而心柱粗的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其颜色也淡些,所以心柱细的胡萝卜,营养价值相对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