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酮类化合物、牛磺酸、亚油酸
1、什么是黄酮类化合物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维生素C样的活性,曾一度被视为维生素P。到了60年代,被证实具有抗油脂的过氧化作用。80年代以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转向清除自由基能力、抗衰老及对老年病的防治功效。
黄酮类化合物又叫生物类黄酮,使花朵和果实呈现五颜六色的花青素,就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由于山楂的花青素的生理活性被发现,其药用价值引起广泛关注。山楂提取物具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低胆固醇、镇定中枢神经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已被认定具有下列生理功能:
(1)调节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透性,保护心血管系统;
(2)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降低血脂和胆固醇;
(3)清除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生长,对抗致癌促癌因子;
(4)类雌激素作用,由于东方人食物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东方人乳腺癌、结肠癌和大肠癌的患病率远远低于西方人;
(5)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有疗效,具保肝护肝作用。
动物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不少植物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如菜花、西红柿、厚皮甜瓜、柑橘、柠檬、葡萄、洋葱、杏、李、茶、咖啡、可可等。
2、什么是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即在严重的应激状态下,如创伤、感染或某些疾病情况下,机体对此类氨基酸因需要量剧增,一些本来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此时也会缺乏。牛磺酸就是这种氨基酸。虽然它不能与其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但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牛磺酸能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发育,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功能 ;牛磺酸对胆固醇代谢起积极作用,它在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却能保持高密度脂蛋白,对于预防动脉硬化起重要作用;牛磺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能改善脂肪的吸收,预防胆固醇性结石;牛磺酸能抑制交感神经,具镇静作用,使血压下降;牛磺酸能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刚出生的婴儿不能合成牛磺酸,必须从母乳中摄取。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为牛乳的25倍,所以用牛乳喂养取代母乳喂养时,必须补充牛磺酸,否则对婴儿的大脑发育、视觉机能、钙的吸收以至整体生长发育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植物性食物不含牛磺酸,牛磺酸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蛤蜊、牡蛎、鱿鱼等。牛磺酸是水溶性营养素,所以吃海鲜时不要弃汤。
3、什么是亚油酸
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叫做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是必需脂肪酸。由于亚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备受重视。研究发现,这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分解为胆酸,从而降低血液的胆固醇浓度,提高血管壁的弹性,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利。胆固醇必须与亚油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进行正常的运转代谢。如果缺乏亚油酸,胆固醇就会与一些饱和脂肪酸结合,发生代谢障碍,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要适当多摄取一些亚油酸。那么,在日常的食用油中,哪些油的亚油酸含量较高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列表如下,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