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平衡的主要内容,如何平衡饮食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9-09-08
字体大小: 打印
  1、饮食平衡的主要内容
  ※杂与精要平衡  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从人类的进化历史看,必须有众多来源的食物才能满足营养平衡的需要。膳食偏简求精,实则有害无益,特别是对生长发育不利,偏食和食物过精易造成矿物质元素铁、锌、碘、钙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以及一些营养素的过剩。因此,除需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以外,更应提倡食品来源的多样化。
  ※膳食的冷热要平衡 “食宜暖”,进食过多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应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是在夏日更应慎重。民间也强调“饥时勿急,空腹忌冷”。反之,饮食也不可太热,否则易烫伤消化道黏膜。据报道,在华北地区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就有喜饮热水、热粥的习惯。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食灼唇,冷食冰齿。”所以,膳食应当注意冷热平衡。
  ※就餐前后动静要平衡  就餐前后动与静的平衡同样很重要,因为人们每天所摄入的能量与身体的热能消耗之间必须保持平衡。《论语·乡党》篇中说:“食不语,寝不言。”说明古人主张食前及食中宜静而专心致志,不可分心、高谈阔论,以利进食和消化。古人言:“饮食即卧,不消积聚,乃生百疾。”医学食疗古籍称“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所以饭后要适当活动。
  ※进食前后的情绪要平衡 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与此相反则会危害脾胃。《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们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进食过程中一切反常的情绪都应尽力排除。
  2、 如何平衡饮食
  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依靠每天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来维持,这些营养物质来源于各种各样的食物。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营养全面,做到平衡饮食。所谓平衡饮食,是指饮食中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可分为四大类:主食类、蛋白类、蔬菜水果类、油脂类。
  ※主食类  主食为谷物,是热能的主要来源,应占食物热能的60%左右。由于各种谷物中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而且经过加工的食品虽然口味较好,但营养素损失很多,因而对于粮食的摄入原则应该是粗细搭配,并尽可能吃新鲜粮食。每天进食量的多少,可根据活动量而有所不同。一般以400~600克为宜。其余热能由鱼、肉、蛋、奶等副食品提供。但总热能不能超过标准,否则将引起体重超标。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能少于150克(3两),不能一点儿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没有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情况下,机体将大量地氧化脂肪产热,脂肪的代谢产物酮体可能会在体内积累,造成酮中毒。
  ※蛋白类  鱼、瘦肉、蛋、乳制品、豆制品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那么,哪种食物含的蛋白质较高?我们每天吃多少为宜呢?这不仅要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而且要看它是否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蛋、奶类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非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而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但是蛋、奶不能代替肉类,因为动物肌肉中的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因而从补铁的角度说,吃瘦肉的意义很大。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接近人体需要,是高质量的蛋白质,而且豆类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有一定作用。总的说来,蛋白质的来源应该广泛,不可偏食。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也不可食之过量。营养学家建议,正常成人每天应摄入50~100克禽畜瘦肉或鱼肉;50~100克豆制品;1~2个鸡蛋及1杯牛奶。
  ※蔬菜、水果类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主要来自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各种蔬菜的成分及其含量各有不同,所以要经常换吃不同种类的菜或几种菜炒在一起吃,可以使营养素相互补充。水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各种酶类,有助于消化。其中所含的果胶、纤维素等还可促进肠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降血浆胆固醇的作用。正常人每天摄入的新鲜蔬菜量应大于300克,水果量应大于200克。水果一般在饭后1小时左右吃比较适宜。
  ※油脂类  有人认为油脂中脂肪、胆固醇含量高,吃了容易得动脉硬化、冠心病,而害怕吃油脂类的食物。这是不对的。油脂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给机体提供热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供不饱和脂肪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对改善血脂构成、防止动脉硬化有益。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所以要适当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油脂每天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克为宜,其中25克为烹调油。
  总之,长期缺乏或过多食用上述任何一类食物都不利于健康。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平衡饮食是必要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记住一句话:充分摄入各种新鲜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