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3-04-29 来源 : 市委政策研究室
字体大小: 打印
  市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明确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途径,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思想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党的活力的源泉;组织建设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和保持党的活力的基础;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保持党的活力的体现;而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保持党的活力的保证。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的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保持党的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青岛市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针对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思想建设上,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广大党员,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的提高。在组织建设上,从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班子的充实调整入手,围绕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面,先后组织实施了“跨世纪人才工程”、“优秀人才推荐月”、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等工作,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通过深化“五项工程”,创建“四型机关”,机关党建明显加强,农村、企业、学校、社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拓展。在作风建设上,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克服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干部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在制度建设上,围绕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先后建立了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改进文风会风制度,等等,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虽然我市的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与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思想建设方面,少数党员干部不重视理论学习,不注重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三个代表”意识不强,党性观念、宗旨观念淡薄,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意志衰退,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气魄。组织建设方面,有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基层党组织由于人员力量不足,经费没有保障,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村委会实行直选后,一些村两委关系难协调;改制企业、困难企业的党建工作难度加大;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党的工作覆盖面较小。作风建设方面,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漂浮,热衷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有的缺乏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差,办事推诿扯皮,效率不高;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贪图个人享乐,甚至以权谋私,道德败坏,违法乱纪。制度建设方面,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任务仍然艰巨。
  新的世纪,我们要顺利完成党的十六大和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四个一定要”的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首先,从思想上不断注入新活力。思想的活力源于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烈的创新精神,集中表现为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做到“三个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突出搞好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运用学习的方法、对照先进找差距的方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与时俱进中领先一步,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进取心,不断增强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与学习贯彻市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理清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与改造世界、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使各级领导干部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其次,从组织上不断注入新活力。组织上的新活力集中表现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要永葆生机和活力,保证党的事业顺利推进,关键在于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导集体,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着眼于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进团结,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使用那些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认真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农村、企业、社区和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改进党建工作方式,完善党建工作新机制,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改革开放、发展稳定、文明创新的堡垒。
  第三,从作风上不断注入新活力。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作风上的活力源于一心为民,求真务实,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衡量标准是群众的满意程度。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努力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持之以恒地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打牢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关心群众、理解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凡是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部门和单位,都要通过各种形式,将服务事项、办事程序、工作纪律、监督电话等向社会公布,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和规范检查评比考核办法,严格控制各类达标、评比和表彰活动,坚决克服检查评比考核走过场、弄虚作假的现象,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四,从制度上不断注入新活力。制度上的活力源于制度的科学和完善,表现为党的各项工作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每个党员的行为都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下。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各项工作制度,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提高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在职自学制度、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等制度,使领导干部更加注重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健全干部选拔、考察、任用、监督等制度,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调查研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改进文风会风、减少事务性活动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促进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及时修改完善已有的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同时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使党的肌体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