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济绽放灿烂之花——探寻胶州发展的动力之源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3-03-30 来源 : 青岛日报记者
字体大小: 打印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拨动着胶州飞速前进的车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经过对2001年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的测算,排出了中国最发达的百强县(市)。胶州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46.7分提高到52.1分,综合位次由2000年的第72位提高到2001年的第55位,在山东省位列第六,在青岛市郊各市中排名第一。
  胶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有魅力,从美国爱默生、法国拉法基到中国海尔、中国集装箱……一个个世界知名企业的“眼球”都被这片开放的热土牢牢地吸引住了。
  是园区。星罗棋布的现代工业园区给胶州的大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组组数字,就是有力的佐证。目前,胶州已经建成各类现代化工业园区20个,开发建设69平方公里,落户企业2000家。2002年新批准进园外资项目248个,合同利用外资7.2亿美元,占全市的83%;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占全市的86%;实现出口创汇10.6亿美元,占全市的85%。完成工业增加值39亿元,上缴税金6.2亿元。
  红红火火的现代工业园区建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工厂和城镇,厂房崛起处,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田,摇身变成流水线旁的产业工人。
  面对汹涌澎湃的打工潮,有人感慨地说,如今胶州农村几乎找不出一家没有打工者的家庭,找不出一个没有城镇迁居者的村庄。一份资料表明,1999年以来,胶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97%是由非农业收入提供的。目前该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占70%以上,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80.9%,城市化进程每年以2%的速度攀升。这一切,园区经济功不可没。
  胶州历史上有过工业园区。当年沿“三线”设立的工业园,曾寄托了胶州人摆脱贫困的梦想。但这些园区因为“水土不服”、“生不逢时”等种种原因,不少最终没能摆脱“开而不发”的结局,一块牌子、一堵墙的后面是绿油油的荒草和稀稀拉拉的庄稼。
  从1999年开始,胶州市打响了背水一战的园区建设攻坚战。
  1999年元月,胶州在市区东部一片荒滩上建立了胶州湾工业园,一期启动区0.96平方公里,房子是租赁了一个乡镇供电所的办公楼,人员是从全市招聘的。这是块园区经济试验田,除了开发建设0.96平方公里的土地外,还将为更大规模更高档次开发建设园区探索出一条新路来。不到一年时间,这批拓荒者创造了10个人、10个月引进28个项目,启动区“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填满”的奇迹。2000年,胶州湾工业园又沿海尔大道向北乘势推进,启动二期开发,一次性开发荒滩荒岭5平方公里,实现了园区与市开发区连片对接,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园区内又落下了40余个项目,投资规模均在500万美元以上。
  胶州湾工业园的成功开发,不仅带来一连串喜人的数字,更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以土地置换基础设施,变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变开发招商为招商开发……
  2000年初,胶州充分利用城区已有的基础设施,在城区或城区附近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区,统一政策、统一规划,重点开发“一区八园一长廊”,走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园区发展路子。为解决园区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该市适时加强政策引导,对水、电、热、厂房等有偿服务性配套建设给予一定优惠政策,鼓励有关单位垫资投入,以地换路、以地换热、以地换绿,变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阜安工业园吸引社会资金1185万元,新建了一条铁路专用线和大型货场。青岛开源热力公司采取“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自己收费”的方式,投资3000多万元,建立了工业园热力公司。青岛新大地绿化有限公司以135万元的投标额与工业园达成置换土地的协议……几年下来,胶州以400万元的财政贴息等各种优惠政策,引来各园区18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建成通用厂房350多万平方米。
  园区拥有特色鲜明的产业群体和良好的产业承接能力,对投资者更有内在的吸引力。为加快开发进度,胶州着力探索包片开发、专业开发、配套开发等多种方式,变开发招商为招商开发,着力吸引跨国大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前来辟设团地、包片开发,加快膨胀一批园中园。
  海尔集团在胶州开发区建设了占地750亩的海尔国际工业园,计划在3年内投资16亿元,产值达到100亿元。目前该园已落户8个项目,投资额达6.7亿元,其中世界500强美国艾默生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澳柯玛集团随即又设立了占地1000亩的澳柯玛工业园,首期投资达2亿元。仅凭这两大园区,就使电子行业一年内在胶州平地崛起,并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同时,该市还先后设立了韩国工业园、日本工业园和台湾工业园。其中韩国工业园由该市与韩国南洞工团联合开发,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已一次引进韩国南洞工团企业10家,总投资额3000万美元。
  遍布市内的乡镇企业也为蔚成规模的园区所吸引,纷纷主动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东方铁塔”、“武晓制塔”从偏远的村落迁移到工业园后,完善的设施、便捷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使企业规模迅速膨胀。“武晓制塔”研制出用于西气东输的大口径直缝焊管,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东方铁塔”则占领了全国200米以上电视塔市场的80%。据统计,全市先后有500多家企业进驻工业园区。
  面对方兴未艾的园区开发热潮,胶州市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把建设工业加工基地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东部工业区建设步伐,着手研究北部工业区整合,大力发展一批专业园、特色园,努力将园区建成拉动工业化进程、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战略增长源。2002年以来,胶州市按照“统一规划、整合完善、提档升级、膨胀规模”的要求,对胶黄铁路以东、204国道以南、胶州湾高速公路以北约30平方公里东部工业区进行集中开发,对基础配套和项目安置实行整体控制和综合协调,加快招商和建设步伐,建设新的产业聚集区。目前30平方公里东部工业区已基本实现基础整合、功能整合,与10平方公里新城区和30平方公里旧城区,构筑起7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
  园区经济已经成为胶州的一张王牌。1997年至今,全市已开发建成“五通一平”工业园区69平方公里,引进外资项目684个,合同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1500个,实际利用内资47.1亿元。其中引进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87个,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20个,这些项目80%以上均在各工业园区落户,形成了胶州产业集聚的隆起带,对外开放的亮丽窗口。
  现代工业园区犹如神话中的“魔杖”,它走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富庶的城镇,为人们带来了富裕、文明和幸福。
  记者沿海尔大道的工业密集区采访时,随意走到一个叫周家村的村庄。支部书记蔡永礼告诉记者,没建工业园前,这里是一个纯农业村庄。农民靠土里刨食,终年劳作也只能混个温饱。自从建起了胶州湾工业园、营海工业园后,村里80%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到工厂打工,大多数依托工业园从事运输、餐饮、商贸业,收入有了明显提高,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有46家农户盖起了二层别墅。
  放眼胶州城乡,像周家村这样的村庄比比皆是。张应镇大朱戈村原来是个偏远的普通村庄。全国外商投资企业500家之一的世原鞋业有限公司落户该村后,全镇有近3000名农民在此打工,另有3000多名外地打工者在此工作居住,大朱戈村由此迅速膨胀为一个常住人口达2万人的重点小城镇,连村民住房的租赁价格也扶摇直上。2002年在胶州湾工业园落户投产的“晶腾家具”招收了4000名职工编织出口欧美市场的沙滩椅,不仅吸纳了附近村庄的全部剩余劳动力,而且还从外地招收了一批打工者。
  “富裕农民的最根本途径是减少农民。”据统计,目前胶州市有15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园区的企业内实现就业,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而紧邻园区的100多个村庄的农民,收入八成以上来自园区企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越来越多的村庄融入了城镇圈内。在东部3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浓墨重彩的大片绿地,诺贝尔山庄、竹园大酒店等美不胜收的居住区、休闲区,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片南接胶州湾高速公路、西连新城区的工业区,已经成为胶州城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卞家庄、王家滩、高辛庄……这些散落在工业区的村庄已经被现代化的工业园所包围,很快就将成为城区的一部分。以园区经济为原动力,胶州市小城镇建设快马加鞭,李哥庄、铺集、胶东、营海等一批卫星镇悄然崛起,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效应日益凸现。(青岛日报记者 韩军营 青岛日报通讯员 林丛森 赵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