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告会:认识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科学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8-06-18
字体大小: 打印
  徐万珉:
  下面我们主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明研究员,为我们做主题报告,今天他报告的题目是《认识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科学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张晓明研究院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常年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文化蓝皮书国际文化产业主编,担任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方案和“十一五”时期文化纲要领导小组成员,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是国家动漫产业基本战略研究组的组长,是我们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先行者,荣获2007年度文化产业年度十大人物,对国内文化产业的理论政策设计作出重要的理论贡献,这次我们邀请张研究员为我们做报告,必将对我市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设,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晓明研究员为我们做报告。
   
  张晓明:
  尊敬的徐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再次来到青岛,青岛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在我20多岁的时候,曾经多次来到青岛,中间有一段时间来的比较少,我想这一次能到青岛来,我想预示着我今后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我会经常来到这美丽的城市。
  在我看来,文化产业研究,要符合产业发展的大的趋势,而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大的趋势正在越来越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青岛我认为是最能够展现这样趋势的一个新兴的、现代文化的滨海城市,所以非常高兴。
  刚刚徐主席介绍了我的情况,我也希望和大家表达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其实文化产业概念,提出的时间很长,但是这一轮文化产业,在形成发展的大的趋势,只不过是10、20年的时间,在我们国家也就是10多年,文化产业成为大家谈论的比较多的一个话题,而且进入了国家的发展战略。
  对于我们来讲,在文化产业这个领域,实际上我们都是一些学习者,我们今天讲的一句话,我们要跟随产业一起成长,包括我们个人的研究,包括我们所做的文化《产业蓝皮书》,实际上都是在产业的发展中和产业一起成长。
  所以这些年来的工作,有一些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对文化产业的一些认识,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对文化产业的一些研究的新的体会,在这里尽可能的和大家介绍一些我所了解的关于文化产业的一些具体的情况。
  今天我讲的总的题目是《认识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科学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这个文章最早是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之前那一年,为了适应当时的研究需要,我做了这么一篇文章,因为参与到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准备的一些工作和起草工作中,包括我参加地方、省的文化发展规划,包括北京市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的起草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有一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我想通过三个方面把我的想法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第一,我想讲一下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这是我们认识文化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一个历史和逻辑的基础,这里面我要讲一些涉及到文化产业概念如何理解的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历史的发展状况。
  第二,要谈到关于如何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中,来制定我们的文化发展战略。历史发展,经济和文化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有不同的发展要求,由于目前的全球经济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中国的经济也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实际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他们所要应对的问题和挑战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的话,仍然对地区性的发展战略制定来说,仍然有一个如何从实际出发,去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仍然有这样的问题。
  这应该说是制定地区性的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我们所讲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第三部分,就是和大家谈一些我对青岛关于文化发展战略,应该如何研究,我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可能看法不成熟,因为毕竟我好多年没有来青岛,来之前我看了一些资料,昨天晚上和当地的同志做了一些交流,所以我想把一些想法和大家谈一下。
  首先我想和大家讲一下,目前从整个的发展形式来看,特别是“十七大”以后,大家都知道,中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十七大”也是在我们国家发展中,开启了一个新的政治周期。中国的发展特点,确实和政治周期是有关的,经济学家经常来研究这样一个经济现象,就是新的领导人上来之后,第二年总是有一个经济发展的高峰期或者是一个上升的阶段,所以说中国的政治周期和经济周期有重合之处,在这个时候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实为我们的世纪之交以来,文化产业、文化建设这种大的形势,提出了新的发展动力。
  这里面其实有一些新的说法,或者是新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想在这里,把这个对“十七大”的解读,作为我今天和大家做报告的前面的帽子来看待,这里面提出了很多带有根本性的思路。
  “十七大”报告里面,我们其实特别关注的是涉及到文化产业的一些新的提法,特别是从“十六大”以来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的概括,我们总的感觉是在“十七大”报告里面,从论述重点上我们的感觉,是启动性的阶段,重点是论证文化产业的必要性,现在已经走向了一个合理的理性发展的阶段,解决如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是从“应当”已经走向了“如何”。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建议,比如说加快文化产业激励,特色产业群的建设,培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以及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样一些表述,实际上是对于从“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摸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文化发展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宝贵的经验,以及这些宝贵经验的结晶,这里面具体的建议,如何去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的一些设想,占据了主要的篇幅,这和我们上一个发展阶段中,非常突出的强调了我们现在要发展文化的必要性,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点。
  第三点,我们在报告中看到了在“十七大”出现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或者是非常实质性的新的提法,这个提法我觉得在今后一个阶段中,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中都具有指导意义。“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创作并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个新的提法,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样一个新的提法——创造和共享文化成果,实际上我认为是对于如何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一个点睛之笔,实际上我认为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文化方面的主体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繁荣,也才能够真正调动文化消费,满足文化消费需求。
  从这里面,我觉得这里面有很深的理论上的依据,也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方面的含义。从我们对于“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以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判断上来看,我们可以特别深刻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新的论断体制改革和政策的方面的一个含义。我们今年的三月份出版的文化产业的《蓝皮书》,我们对于“十六大”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这么一个评价。我们做了这么一个基本判断,从“十六大”到“十七大”,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正在从“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这么一个阶段,走向一个新的以依赖于支撑潜力的新阶段,在前个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属于“体制性的松绑”和“政策性推动”阶段,有很大程度上带有恢复性增长的性质,这是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一个说法,叫“恢复性增长”。
  在“十七大”以后,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结束,向全国推开,在各种文化政策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这样一种“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的这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式,就越来越转向市场会在产业发展中占主导作用。市场性的内生性的增长,将对发展起到主导作用,我们会进入这样新的阶段,正是在这个新的阶段上,市场主体的作用,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就突出出来。
  所以在下一个阶段,我们是要更好的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学习,要向国有企业改革的成熟做法学习,要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理论成果,要把他们借用过来加以发展,只有认真摸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才能够使两次党的代表大会方针政策发挥出来。说这个什么意思,在“十七大”以后,我们面临的是全新的局面,我们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其实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观念,去看待下一个阶段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开始讲三部分的内容。
  首先,我要和大家说一些涉及到一些基本理论的东西,经济发展阶段性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我有这么一个基本看法,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这些年争论的比较多,但是这些争论都是建立在比较抽象的概念基础之上,这种争论第一有必要,第二又不够,很不充分。因为文化产业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概念,在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出来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次生的,或者是衍生的概念,或者是发展的概念,因为现在大家都在用。比如说像创意产业,更复杂的就是数字内容产业,北京说是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多新的提法,我的感觉就是如果抽象的、以概念本身做概念比较,这样不容易得出清晰的认识,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这些提法产生的背景,当我们知道了产生背景之后,实际上我们就掌握了认识这样一些文化产业概念的方法,这个概念本身的差别就不至于把我们的思想搞得很混乱,这是理论角度来说。
  从实际角度,从文化产业的规划,文化产业的规划角度来看,我们只有认识到文化产业是一个历史现象,和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关系,我们才能够有一种方法去比较实际的、因地制宜的看我们所处的这个地方如何发展文化,如何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从这两个角度说,我们都应该去很好的研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阶段。
  这里面,实际上有两个简单的公式,或者是有两个简单的提法,大家都知道,这个提法大家都在谈,但是没有把它的内容展开,一个提法就是“经济文化化”,还有一个就是“文化经济化”。
  这两个提法,经常在谈,但是没有把它做充分的展开,我这里做一个展开分析,使得大家能够比较容易理解,“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这个词。
  实际上我认为总的观点是这样的,就是文化产业实际上在很多学者的眼里,是一个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放在一起了,文化就是文化,产业就是产业,以前我们认为这两个东西是不相干的,文化就是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经济就是经济,是属于经济基础,是属于生产范畴,文化是不生产的。所以以前和我们的体制也有关系,所有和文化相关的事情,都是叫做宣传文化领域,这个领域是和经济领域没有关系的,是享受国家财政的支持,管理的模式是事业单位,我们一整套的制度环境,使我们觉得这两个东西完全不相干。
  国外也是一样,在很长的发展历史阶段中,人们也都认为文化和经济本身不相干。
  只要把文化和经济放在一起,就有铜臭味了,知识经济精英很强烈的反对,但是在实际上,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个的经济发展在不断的走向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走向经济。或者说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走向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不断和产业部门结合起来,就是最后出现了文化产业。甚至在出现了文化产业概念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的衍生概念,这个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客观的发展过程。
  我们先简单的把这个过程谈一下,这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现在知道国民经济统计指标里面,有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这是对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的基本看法。一次产业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二次是以工业、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三次产业就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我们现在,我们国家目前是处在二次产业为主导这么一个发展阶段上,我们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按照目前经济学家的理论说法,我们正在从以二次产业为主导的阶段,向三次产业为主导的阶段发展,这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最基本的特征。
  第四个发展阶段,实际上是上一个世纪最后20年提出来的“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阶段”,上个世纪他们之所以西方人提出这个观念,是因为他们做了统计和调查,首先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做了一系列的调查,推出了几个报告。他们在这个调查中发现,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24个国家里,发现服务业基本上都变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他们的国民经济中间,70%-80%是服务业,而他们的服务业70%—80%以上,在都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这样的劳动过程。在这里面,有很多统计方面的支撑,也有大量的分析,也有人说,这是在服务业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传统的服务业是以劳动力为密集型,新型的服务业就是以知识密集型,或者是提供信息、存储信息、分类和加工信息,以及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对信息进行管理,基本上由这几块构成的。
  我们国家实际上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也开始研究整个国际上发展的新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研究和制定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国家叫科技体制的创新的方案,才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实施,直到去年我们还在继续推进这样的进程,我们提出创新型国家的概念,从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了,以知识型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实际上知识经济还不是一个发展的最后阶段,在知识经济新的提法得到普及之后,人们就开始发现一些更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说到我个人的经历,社科院研究中心的前身是社科院哲学所是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组,我们90年代中后期我们成立了这样的课题组,主要是针对当时讨论非常激烈的关于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的一系列研究,我们发觉当时研究里面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研究知识经济的主要的研究团队都是来自于自然科学领域,比如说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科技部、中科院,都是这些部门,基本上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在这个讨论的圈子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机构。我们就提出问题了,为什么知识经济知识为认为是自然科学知识,而没有人文科学知识?这是一个片面的认识,我们通过研究西方的基本判断,包括他们认为知识经济的最基本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我们发觉信息技术的关键不在于硬件,而是在于软件;关键不在于载体,而是在于内容;关键不在于传输手段,而是在传输内容。所以我们就根据我们的一系列研究,我们当时提出了一个新的判断,我们对知识经济下一个定义,什么是知识经济?我们把它叫做“高技术与高文化的联姻”。实际上是内容主导,实际上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主导,自然科学知识很大程度上应用于硬件和载体,只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是最终服务于消费者的,是内容在主导知识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作出了一个判断,知识经济实际上必然走向文化经济,或者是艺术经济。知识经济最终是启动了新一轮文化产业的发展热潮。这个问题有时间我们可以进一步的细讲。
  实际上是到了知识经济形成了一个发展热潮,然后进入了文化发展之后,从经济到文化,或者是经济文化化的发展阶段,这五个阶段就显示出了整体的面貌,这个是“经济文化化”,或者是“产业文化化”这个发展阶段。
  通过研究这个,我们再研究第二个问题,就是从文化到经济,文化是如何走向经济的?在研究文化如何走向经济的时候,或者是走向产业的时候,我们发觉它同样是和上面讲的五个阶段是相适应的,也经过了五个发展阶段,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创新。我想也稍微细致的讲一下这个观念。
  我们知道刚刚讲的第一个阶段是农业经济阶段,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阶段。实际上和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我们把它叫做“精英文化的发展阶段”,这基本上涵盖了“前现代”和“前市场经济”的全部发展时期。因为在“前现代”和“前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社会分工很不充分,从事管理、创作、文学创作的人总量很少,而且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没有教育水平,也没有消费能力,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上,我们把它叫做“精英文化”,因为从事文化创作的人,只有被供养,被皇家、贵族、教会所供养,他才能够从事艺术和文化的创作,这个阶段就是“精英文化的发展形态”,就是一小部分人创作,同样有人欣赏和消费。
  从体制和政策的特点来说,就有很明显的,我们叫做“资源集中配置的供养制”,在英文中有一个词来专门讲这个的,这是很长时间都是这么一个阶段,文化只是少部分人创造,供少部分人消费和欣赏的奢侈品。
  第二个阶段,我们说以工业和制造业为基础相适应的,这个文化是什么?就是传统的“精英文化”走向了现代市场的经济基础上的“商业文化”,这个阶段就是“商业文化”。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工业文明是什么意思?就是把人从农民变成工人,把人从居住在农村变成城市居民,然后把没有文化的、没有教育的大众,送到学校进行培训,因为他要从事的劳动已经不是传统的农业劳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有的这些东西产生了一个结果,就是文化消费需求的觉醒。
  在大规模文化消费需求,随着工业文明而觉醒之后,带来的问题,就是供给有限,所以就产生了大规模复制的需要。大规模复制的技术就是因为这个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知道在这个阶段,产生了传统印刷媒界、纸制的印刷技术,从德国的最早15世纪开始的机械动力基础之上的印刷机就出现了。这样的话,在这个阶段出现了商业文化阶段。前面讲“精英文化”的时候,我们说少部分人创造文化,供少部分人消费收藏。到了这个阶段,是一部分人创作文化,然后通过市场环节,然后有大量的人进行消费和收藏。
  市场的环节就是商业文化的环节。在文化经济的专著里面,人们也把这个发展阶段叫做“专业的市场阶段”,原创的人和消费的人还是在前一个阶段也存在,在这个时候只是多出了一个中间的市场经济环节,中间的商业化环节、市场经济环节是高度专业化的,他们中间会有一些分工,有各种细致的分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把原创的作品通过大规模复制,然后通过商业行销环节,把它送到消费者手上,就是做这样的事情。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案例可以研究,其实非常有意思,最近也出了一些书,我经常向人推荐的书就是有一本是《启蒙是个好生意》,非常有意思,把启蒙哲学在西方、欧洲、近代历史上,启蒙哲学是非常重大的哲学思潮,特别像《百科全书派》,重大的哲学流派,在近代哲学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百科全书派》之所以能起到这么重大的作用,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一个法国商人,一生打造了遍及欧洲的商业行销网络,《百科全书》是非常昂贵的书,折算成美元,有人算了一下,大概一部书就是4万多美元,而在当时欧洲那么一个落后的情况下,他可以打开一个商业网络,把书卖到欧洲各个国家,他采取各种手段,把这个书卖到欧洲各国,到目前为止,《百科全书》都被认为是欧洲书刊印刷史上的一个最成功的经典的销售案例,这也是有意思的事情,值得研究的。这就是商业文化在原创和消费之间出现专业化的消费环节。
  工业阶段接下来就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阶段,第三个产业就是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到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阶段,我们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讲的文化产业的第一种形态,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和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文化”,是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是从“商业文化”走向了“文化产业”。
  最近我也看了一个上海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研究基地编的《文化产业评论》,里面讲“文化产业技术周期与经济周期”,这里面很有意思,正好和我谈的一些思想非常吻合。从19世纪20世纪以来到最近,他在上面分析了很多和文化产业相关的技术的发展,他发现有两大技术周期:第一个周期在20世纪的上半叶以前,大概有60年左右;第二个周期是20世纪的下半叶到目前,现在正在发展中,特别是70、80年代之后,数字产业推出来之后是一个新的技术发展周期。
  我们说服务业发展阶段上,才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讲的文化产业,这个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第一种形态,也是我们现在所一般理解的法兰克福学派讲的文化产业阶段,实际上这是在20世纪上半叶以电子媒介为核心的一组技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为什么这个时候叫“文化产业”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这个阶段上出现了美国的好莱坞这样的典型的文化产业的模式。文化产业理论家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专业公司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美国好莱坞出现了大型的文化产业公司,大的电影制片厂,他们主导全球的文化产业市场,形成了像美国福特公司汽车生产线一样,大规模工业化复制的生产线,美国好莱坞只有5家大型的电影公司,从上端剧本的制作,到下端的媒体的制作,他们生产的电影和福特生产汽车一样,福特的汽车是5分钟下线一车,他们生产的电影,是需要一年要生产多少英尺,他们以胶带的长度来计算公司的产量,这是大型的专业公司。这个时候我们说它是形成了一种以分散化的资源配置加上大型的产业集团、大型专业化公司,以这个为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阶段。
  这个是文化产业的第一个形式,再往下就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实际上是经历了我们现在又要说出一个新词就是从“文化产业走向内容产业”。为什么知识经济会从文化产业走向内容产业?其实在第一个刚刚讲的阶段上,文化产业主要的核心主体就是现代传媒,而主要是广播、电影、电视这一套现代播放式传媒,现在到了知识经济到来之后,这一套媒体已经有一个根本化的变化,出现了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的技术是什么?用西方人、欧洲人的话讲,就是推动了现代社会三大媒体的全面的融合,现代社会三大媒体是什么?90年代说的就是通讯、广播、网络,这是现代社会三大媒体。数字技术实际上使三大媒体能够在技术平台上统一起来,我们知道这三个媒体都是互相区分的,这三大传媒里面,最根本的是两大传媒,我们都知道是通讯和广播。广播是从通讯当中发展出来的,通讯和广播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在制度上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国家不监管通讯内容,但是要监管广播内容。通讯是居民的自由;而广播,哪一个国家都要管广播内容,广播内容涉及到公共利益。在这之前,由于技术上是区分开的不同产业,所以国家要对它们作分别的处理,到了新的阶段,现在两种媒体在技术上完全统一了,电话线接通了之后,我可以看新闻、发布新闻,电视上也可以打电话,这是完全打通了,这就产生了重大的产业的重组,这里面有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出现了,就是第一次出现了现代媒体过剩。以前我们知道广播国家之所以要控制,是因为电波是稀缺的。现在出现了数字压缩技术和大规模光纤的传播技术,媒体已经不是稀缺资源了,作为电波载体来说,已经不是稀缺资源,所以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传媒过剩。这就意味着传输手段的大规模的过剩和内容的不足,90年代末有一个词叫做“内容为王”,数字电视使频道增加了10倍,但是好的电视内容没有。这时候就出现了“内容为王”的说法,所以说整个的文化产业,在手段和内容的区分意义上,手段变得不重要,内容变得更重要。
  这里面有一个根本性的标志性的事件,就是90年代美国出台了北美行业分类系统,这在我们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了一个新的统计指标体系,这个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很明确的把电脑硬件的生产全部纳入传统工业化的部门,把它看作是和生产汽车、生产轮船、炼钢炼铁是一样的东西,而它只是把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仍然保留在信息产业或者是版权产业、内容产业的部门里做特殊的处理,所以他们第一次在统计指标上做了大的改变。
  文化产业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到了20世纪下半叶进入了“内容为王”的新的发展阶段,也可以把它叫做是“内容产业”。
  插一句话说,“内容产业”用的最多的概念的国家是韩国,因为韩国的宽带是全世界普及率最高的,对于韩国来讲,“手段不足,内容过剩”的矛盾尤为突出,所以要提出“内容为王”的口号。
  第五个阶段,进入一个文化经济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说内容产业出现了进一步的升级,或者是进一步的进化。这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现在最时尚的词就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在内容产业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这里面实际上从内容产业到创意产业,出现了几个重大变化,我们知道内容产业是传媒汇流的结果,这还是在媒体,和文化相关的媒体之间,和技术推动作用之下形成了这么一个发展趋势,从内容产业到创意产业走的时候,就出现了新的重大的趋势。
  有这么几大趋势是值得关注的。
  一个重大趋势,就是文化产业和其他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产生了普遍的大部门的互渗和融合,在这之前,文化产业主要认为是消费者服务业,服务业分两种,一种是消费者服务业,最终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还有一种生产者服务业,这是为其他生产部门提供中间产品的。文化产业在这之前,主要被认为是消费者服务业,只是生产电影、生产书籍、生产电视,消费者把这个看了之后,过程就完了。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文化产业越来越表现出生产者服务业的特点,“创意产业”尤其带有生产者服务业的特点,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这种中间投入产业,越来越变成他们的中间投入的环节。也就是说国民经济从整体上来讲,出现了一个向高文化附加值的发展趋势往前发展。
  比如说服装业,服装业本来就是做衣服,甚至我们国家的服装业再往前就是面料,这很有意思,最近我和北京服装学院联系比较多,服装学院的前身就是纺织,纺织是最主导的系就是纺织系,院长是纺织系出来的,后来变成了服装,就是从纺织的面料变成做衣服,就是后来的第二步。现在把服装学院改名了,改成了“时尚技术”,从服装又走向了时尚。
  所以这样一个发展,传统的产业越来越在文化的投入作用下,文化作为中间产品投入之下,越来越提升了或者是提高了文化的附加值。服装怎么能做出时尚?首先是设计品牌,所以说服装业就变成了服装设计业,;建筑业也变成了建筑设计业,我们国家的建筑业实际上还是一个工科,建筑业根本不应该是工科了,应该成为艺术院校的分支,建筑业除了建筑设计之外,无非就是一些技术性、功能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已经非常普及了。
  农业可以变成农业观光旅游业,这也是由于文化的投入,可以变化的。所以我们目前,生活中所消费的所有的东西,几乎是没有不带设计的,几乎是没有不是品牌价值的。所以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从消费者服务业到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就是一个重大的趋势。
  再往下走还有一个趋势更不得了了,文化产业越来越走向终端,围绕消费者服务的产业,而关键是在于在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由于出现了大规模的互动技术,所以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了,他们的身份已经和生产者合一了,所以在国外出现了一个新词“生产消费者”,什么是“生产消费者”?我们去年《文化蓝皮书》出现了重大的发展新的现象,就是在我们国家网络发展中,我们的网民发展速度非常快;第二在我们的网民中间,出现了一个发展最为迅速的群体,就是博客。我们在去年1亿多的网民中,出现了7千万的宽带上网的网民,其中有4千万开了个人博客,在半年当中,博客的数量增加了1.5倍,去年我们就用了一个例子来表现这个新的趋势,这个例子是什么?就是“一个馒头的血案”,这个大家都知道,胡哥用《一个馒头的血案》恶搞了陈凯歌,胡哥只是一个草根性的网民,做了一个片子把陈凯歌的一个大片子给恶搞了,胡哥从一个消费者变成了一个生产者,内容提供者,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草根性的网民身份变成了生产者,这是文化产业内容生产模式的重大变化。
  以前说内容稀缺、内容不足,现在只要是个人,只要有电脑、接上一条网线,就可以变成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者,一般意义上的内容生产者,价值好坏、内容好坏另说,但是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
  这就颠覆了生产的模式,叫“大规模定制”,这样的话,理论上讲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创造者,而在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用一个新的统计指标,去描述这个趋势,他们叫做“专业人员自我就业率”,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专业化的个人不到公司去工作,都是自我在家就业的比率,正在迅速上升,在一些最发达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半数以上专业人员不去公司工作,就是在家里面自己干活。
  这是第二个,出现了生产消费者。第三出现了全球布局的变化。以前我们说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这是国家综合实力竞争,实际上到了这个阶段,民族、国家作为全球文化竞争主要载体的作用在下降,城市和地区在上升,特别是一些有特色的文化城市中,形成了叫“创意阶层”或者是“创意集群”,这样一些创意集群开始在全球竞争中起到主导作用。北京就有“798”还有一个宋庄,这都是属于一个类型的东西,上海也出现了这一类型的东西,我听说青岛也开始有了这样的东西,创意集群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和地区开始成为全球竞争的主体。
  最后一个重大趋势,实际上到了这个阶段,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的界限并不清楚,已经模糊了产业的界限,为什么?因为文化产业在这个阶段,因为需要有大量的创造型的内容生产出来,所以人们开始全面的总结和整理文化遗产数字化,把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整理进行数字化。以前的那些叫做文化遗产的管理部门,以前的档案部门、图书馆这些部门,他们变成拥有文化战略意义的拥有者,原来他们是边缘性的,有钱了养一养,没有钱了自生自灭。现在不是了,成了产业发展的基础,是重大的战略资源。这一方面,我们国家也在积极的做这个事情,我们知道非物质遗产等等工作,都是这样的,你说是纯粹发展的东西吗?不是的,这个东西做出来了,肯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未来产业战略资源的基础。
  整个这个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说国民经济从总体上,转向了一种文化经济的形态,所谓创意无所不在,无人不能创意,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不可以改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说从文化到经济,或者是文化到产业的过程,就基本上可以和刚刚那个阶段相联系,形成的这么一个发展的过程。
  这个是在理论上做这样的一个梳理,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们认识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现象,应该说就有了一个依据,我们想这么分析的基本结论是什么?基本结论就是经济发展有不同的阶段,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对应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文化的发展形态是不一样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全球经济一个不平衡的发展经济,尽管现在全球化经济化喊的很厉害,现在全球化的网络已经形成了,但是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非常明显,甚至出现了新的不平衡,比如说数字鸿沟,我们国家同样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中国的经济就是一个具体的全球经济,中国的地区不平衡和全球经济中的地区不平衡性质是一样的,在这样的一种不平衡的条件下,我们应该看到全球经济除了有全球一体化的因素之外,还有区域性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发展,除了具有全国一盘棋的大的政策环境之外,又有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具体的要求。
  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时候,我们才能有客观的出发点,简单的和大家来说一下关于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格局以及我们应对的策略,从这里我可以讲到我们如何认识我们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
  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新一轮的全球文化经济地位的格局,在我看来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形成了全球性的结构分工,三层结构,要进入文化经济的国家是一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国家处于底层的,就是前工业阶段,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主要的先进的传媒技术和文化产业的产业资源。他们处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全球链中的高端位置。
  工业化的国家,承接了全球不光是物质产品制造的主要的职能,甚至承担了全球文化产业的制造的主要职能。就像中国,中国实际上不光是工业品的制造业的大国、全球制造中心,实际上中国早已经开始成为全球文化产品的制造中心。我们去年出版了《国际文化蓝皮书》里面,就专门讲了。有一篇报告讲的是中国从2002年开始,中国是全球第三大文化产品出口国,实际上是讲中国是全球第三大文化产品制成品的出口国,这个内容可能不是中国的,这就说明中国在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分工体系中,已经占领了制造业的位置。这就是全球格局。
  第二个特点,优势国家或者说我们刚刚讲的三层结构中最上层国家,通过输出文化产品、输出文化品牌、通过控制全球文化产业和通过控制全球制造业的品牌资源,所以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实际上是获取了“多重文化经济利益”,其实我们一般注重的比较多的是向中国出口大片,向中国出口音乐,实际上发达国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品牌资源,他们是在日用消费品全部的生活领域,占据的符号空间是非常客观的。所以这就是我们讲的他们不光是服务于销售,他们也服务于生产,所以他们整个输出的不光是产品,而且是品牌,他们整个符号的来源。
  有一个外国人曾经这么说过,资本主义卖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他还卖标识、声音、图象、软件,不仅仅把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想象能力,占据交流空间。
  然后就是全球布局,全球产业分工的布局也有非常典型的新的特点,主要的创意阶层的集中现在是一些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主要的中心城市,形成了一些创意型的中心的城市。我们知道英国伦敦,像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这样的一些大城市,都是全球竞争力最强的城市。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格局。
  对于这样一个不对称的新的发展格局,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局面,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应对?实际上我们目前总体来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对称竞争的局面。表现在几种不对称,可以和大家提示一下。
  总的发展阶段的不对称,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目前是处在后工业的发展阶段,他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文化经济的发展,而我们现在还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经济学上讲的就是“工业化的中后期”,这是我们国家的总体状况。
  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不对称的基础之上,我们加入WTO形成的格局是什么?他们是以夕阳产业和我们的朝阳产业进行交换,也就是说他们要把昨天的产业向我们开放,而条件是要我们拿明天的产业向他们开放,我们在文化条款谈判中很多都是这样,他们要让我们电视的播放空间等等,都是让我们把明天的市场给他们,而他们给我们开放的都是他们已经不要再做的夕阳产业。
  第二,从文化产业的不对称上来说,我们把这个叫做以产业的实力来博我们的文化产业的实力,他们是一个文化产业的输出国,而我们国家是产业资源不足,而我们的文化资源丰厚,我们是属于消费市场发展非常快,形成的局面是什么?他们的文化产业是使用我们的资源生产产品来占领我们的市场,是这样的总体格局,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生产出产品来和他们进行抗衡,所以这是文化产业的巨大的不对称。
  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我们存在巨大的战略性短缺,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弥补,肯定国外的文化产业有可能进入,所以这一方面的不对称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已经开放的领域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称竞争,这个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已经开放的文化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占据的产业高端,他们向我们发包,把我们变成制造业的低端环节,有可能他们的意图是把我们锁定在低端的制造业环节上,这个也不一定以他们的意图为转移。
  我们国家现在从深圳开始,到长三角、常州,实际上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动漫产业最重要的外包基地,在这方面,应该说我们国家在全球的整个的文化产业制造业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这样一种格局,对于我们来讲,仍然有一个重大的不对称的问题。最重要的不对称就是体制机制不对称,开放以后,我们的体制的落后非常的明显,用一个市场的灵活的体制,去对我们的行政支配非常明显的体制,这个竞争肯定是有很大的问题。这在目前的国际发展不平衡规律下,我们目前面临的局面。
  应对这样的不平衡的局面,我们可以采取若干项措施,这个也是可以和大家提示一下:
  其实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和我们周边的一些规模比较小、体量比较小的国家确实不一样,我们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时候,应该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的,我们应对整个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对称,其实在我们国家,中国是一个自身就是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在我们国家就是“工业化中后期”,我们的东部发达地区,有3亿人口,已经进入了国际上分类叫做“中高收入阶层”,也就是说在6000-10000美元之间,东部地区已经进入这样的发展空间了,中部和西部可能在1000美元之间,这么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中国可能会形成中东西部梯度的发展格局,然后把一些传统的产业向中部和西部转移,形成梯度化的发展战略。
  这样的话,用梯度性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形成多个走向,不断通过多个台阶,形成跨越式、短期的发展,就不会被他们锁定在全球的低端位置上。这是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我们的应对。
  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的不对称,我们也可以采取应对措施,在这一方面,应该说国内目前还是有很多争论,因为从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讲,现在刚刚超过2000美元在工业化中后期,从文化产业的历史发展的逻辑看,我们现在正处在传统的、第一次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上,我们确实还没有进入西方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文化产业发展阶段,我们总体上国家还没有进入这个阶段。比如说我们的中部地区,还处在大规模的现代传媒的普及阶段,我们西部地区还需要有国家财政去补贴,然后去完成“村村通”的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处在一个打基础、补一些历史欠帐的阶段。
  由于我们存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文化产业总体上我们在工业中后期的基础上,在东部地区我们适当的超前发展,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我们是发展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或者说这个政策性应用不用改变,但是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些年,我们确实看到已经出现了从上海、北京、深圳,出现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的势头。这一些地区,叫收入比较高,消费比较旺盛、新兴的消费发展的非常快,专业的人员或者是产业化的资源集中度比较高,这些区域确实已经具备了向“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额”发展接轨国际最前沿的发展趋势,确实具备了这个条件,具备了这个条件的区域,我们就鼓励它升级,鼓励它往国际上前沿的趋势发展,把大规模复制的产业化的功能向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转移,形成了全国配套的局面。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争论,我们到底是做文化产业还是做创意产业?在我看来,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政策,是没有改变的必要,但是区域、城市的,特别是处于东部发达地区,有必要鼓励他们制定更适应自己发展的区域性的策略,像北京、上海就出台这些政策,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对全国总的大局来说,东部地区的适度超前发展,也对全国文化产业,对中国的文化产业尽快地融入全球文化产业的大潮,会有一些积极的作用,等于搭建了一个台阶。
  这是我们要制定的一个策略,还有一个比如说利用资本市场的杠杆,现在我们做的很成功,比如说盛大集团到去年巨人集团的上市,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可以以空间换时间,缩短产业升级的速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个都是可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不对称竞争的办法,还有很多具体的做法我就不细说了。
  最后一部分,和大家谈一下,讲了上面的东西之后,我们对于青岛文化产业或者是文化发展的规划,应该怎么去看。
  首先我想说,我们首先需要研究青岛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中的位置,或者说我们要研究青岛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在全国整个的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我觉得这一点首先是需要认识的。现在我们国家有三大板块:东部、中部、西部,目前发展的差别其实非常大。我刚刚讲到了,东部和西部的差别大概在10倍左右,我们这两年在发表的《文化蓝皮书》的报告中也分析出来了,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了文化资本集中度过高,投资效益下降这样的新的趋势,这说明什么?东部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了文化资本输出的迹象,而西部地区有大量的资源,但是非常缺乏资本。这是第一。
  第二,东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体制改革是先行地区,西部地区应该说在这方面,体制改革方面也落后于东部地区,东部向西部的合作也有一个体制输出的问题,所以我就说,首先要对青岛在全国的发展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青岛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要做一个判断。
  在我看来,青岛目前人均GDP的收入和北京基本持平,而青岛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又是沿海城市,在近代又有很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青岛的这个位置,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
  这是第一个想法,对于青岛这样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建立这样的客观认识之后,下面我们就要研究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上,有什么样的发展要求?我们刚刚讲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不同的发展要求,要完成不同的发展任务,目前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发展要求,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完成什么发展任务?恐怕这个是可以具体研究的。
  这一方面我可能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具体的了解,比如我想到了青岛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因为我很多年没有来,我这次来发现青岛发展的非常快,城市规模比以前大很多,青岛这个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我觉得值得关注,因为整个北京和上海,都曾经在十年前出现过“退二进三”的发展过程,城市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大规模的置换。北京今年最重要的一个置换就是首钢在奥运期间要大规模停产,要迁到河北省。首钢的迁出标志着北京真正进入到了一个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宜居城市、文化城市的新的发展阶段。青岛在这方面是不是有“退二进三”的情况?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到底怎样?
  我还听说最近几年有很多学校,包括山东一些大学迁入到青岛,这也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情况,青岛这个地方,确实是适合在文化方面、整个城市环境的发展,据说很多学校迁入青岛之后,入学的分数一下子就提高很多,这也说明了问题。
  研究了这样的一个情况之后,我觉得可能会应该对青岛的文化或者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转型、升级,应该提出一些新的要求。简单地看了一些关于最新的发展战略规划的文件,我大概有这么几个想法可以和大家讨论:
  第一,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从文化产业向文化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因为我们知道经济学产业这个词主要是从供给角度看的,从生产角度看的,并没有包含消费在内,所以产业是一个供给概念,文化经济是把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两方面都包含在内了,所以我认为可能我们要超越单纯的供给角度。要更多的从文化消费角度去看问题,如果从消费角度看问题,青岛的文化消费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比如说今天我听说青岛的婚庆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行业,发展非常快的行业,算不算文化产业?我觉得完全应该算,或者是可以算。所以要超越单纯的供给角度,青岛这个地方,当然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生产文化产品的地方,但是可能它更是一个一流的供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好的休闲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地方。
  第二,对文化产业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讲,要从消费者服务业要走向生产者服务业,也就是说即使是文化产业的本身,我们也要从单纯的服务于最终消费的文化产业,我们要把它走向既服务于最终消费,也服务于生产,就是说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打通,要做一个总体性的判断。青岛这个地方是传统制造业很发达的地区,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品牌,包括我在你的报里看到是“品牌之城”,这是很好的概念,实际上文化品牌也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其实创意产业讲的最多的是设计业,而设计业正好是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联接的环节。只有通过设计业才可以把文化产业变成其他产业部门的灵魂,所以我们是不是考虑发展文化产业而言,我们要把眼光从目前政府主管的文化领域,要超越这个领域,要看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进步,其他经济部门的升级,文化产业能做一些什么事情?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更多的从这个角度去想,如果从这个角度想的话,整个我认为青岛这个城市的发展,各个经济部门的提升和进步,我觉得都是在我们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看到的东西,我们到底能为传统产业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服务?
  第三,我们也可以适应一个最新发展趋势,来看一看是不是能够有一定的政策来推动从“文化消费者”走向“生产消费者”。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但是我是说,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上,人均GDP到了6000美元,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气息这么浓厚的城市里面,我们肯定应该关注20、30岁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者,他们如何在积极的参与文化创造,绝对应该关注他们。所以我经常在讲一个观点,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实际上我们的岁数用网上的话就是“骨灰级”的人物了,用他们的话讲30岁以上就是不行了,太老了,觉得最应该关注的就是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其实他们已经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意义上的被动文化消费者,而是文化参与者,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们也要加以关注,甚至说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政策加以鼓励,因为这是我们下一代今后可能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今年在《文化蓝皮书》又举了一个例子,去年热播的最火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完全不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而火起来了,而是通过新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把电视演火了,因为开始播的时候,是在地方台播的,看的人在网上讨论,很多人在网上看到讨论之后,在网上看,看了电视剧之后不过瘾,又买CD,然后买剧本、小说,所以一路把这个做火了。我现在发现四川地震之后,又在大规模的播出《士兵突击》,已经出现了一批“士兵突击迷”,这也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现象,很多人的角色都有粉丝,很多的情节在网上还有接龙,看得不过瘾,自己还要参与写作,这就变成了一个非常热闹的网络现象,像这些东西,都标志着我们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业态。一部分人制作播出,然后另一部分人被动接受这个模式,是我们这一代的模式,而不是孩子这一代的模式。所以青岛要成为年轻、时尚、现代的城市,恐怕要特别关注这20、30岁这一代人的发展趋向。
  最后的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提出来,刚刚分析的这些,都是从产业角度、方法论的角度去推论出来,到最后我们仍然需要对青岛作出一个个性化的判断,就是说青岛刚要提出口号的时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包括“滨海文化、现代文化城市”这样的口号,可能仍然是一个一般化、不太有利于推广传播的口号,可能还要继续往下推一步,如何一说出来就知道是青岛的?这样的口号是什么?我觉得这里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探讨。
  在这里面,我想提出来青岛是不是可以提出一个口号“走向第二次文化产业”,就是传统的文化产业我们要超越,“十七大”之后我们要走向新的文化产业的形态,要把青岛变成面向未来、导演未来的城市。青岛在山东的发展,在全国的发展中,带有一种导演的含义,新的事物要在这个地方产生出来,要在这个地方发酵,要在这个地方传播出去,别的地方要以这个地方的发展为榜样,我觉得这样才真正符合青岛这个城市在20、30年代以来已经形成的文化的特征。所以青岛是一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最前沿的城市,我觉得这样的新的发展,才可以符合历史的发展定位。
  今天和大家讲的就是这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