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品牌策略 推进滨海文化名城建设
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传播力,品牌就是生产力,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发展力;而品牌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文化,文化品牌是地区标志形象,是地区的“名片”、“自画像”和“宣传广告”。“滨海文化名城”本身既是青岛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青岛文化建设的母品牌;“滨海文化名城”的建设需要一系列文化品牌作支撑。可以说,没有一系列的文化子品牌,就没有“滨海文化名城”这一大品牌。因此,实施文化品牌策略是青岛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现实途径和战略举措。
按照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划分,城市文化品牌主要有机关文化品牌、企业文化品牌、校园文化品牌、社区文化品牌。从城市文化的内容构成来看,城市文化存在于城市与社会的各领域、空间、活动和单元中,城市文化分别以民俗文化、节庆文化、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服装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体育文化等形式得以表现。因此,从内容上划分,城市文化品牌的构成元素更加丰富多彩。
实施文化品牌策略,需要结合青岛文化发展实际和滨海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进行。
首先,要坚持做好自己的“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的文化品牌,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提升这一城市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其次,要充分发挥好各建设主体的作用。青岛已经在企业、机关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推广;另外,要高度重视社区和学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问题,建设青岛特色的校园和社区文化品牌。
第三,要把握好青岛滨海文化的建设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岛实施文化品牌策略,应当突出自己的滨海特色,重点抓好以下内容的品牌文化建设。一是努力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要在办好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海洋文化节、中国秧歌节、田横祭海节、航海博览会等节会的基础上,尝试举办中日韩青年文化节等,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节会品牌。二是努力打造海上旅游文化品牌。通过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在机场、车站增设信息服务厅,在团岛湾、栈桥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胶州湾、唐岛湾建设游船码头,设立海上旅游指挥中心等措施,大力推动青岛海上旅游业发展,全力打造海上文化旅游品牌,展示青岛滨海城市魅力。三是努力打造特色街区文化品牌。做好老城区、老建筑、名人故居等文化遗产保护,发挥其建筑文化功能,促进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好文化创意产业园、特色文化街等,实现文化街区品牌建设与现代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四是努力打造文化广场品牌。
第四,政府和社会要扶持文化品牌的成长。文化品牌需要扶持,这是由文化的特点决定的。文化是用来满足精神需求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可以实现盈利,有的不但不能盈利反而要赔钱。有些不挣钱的项目,由于受到市民欢迎并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就需要国家补贴、政府扶持,不扶持就很难叫响文化品牌。扶持文化品牌应当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就政府而言,应当及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调动社会资源发展文化项目,建设文化品牌,并切实为文化品牌建设单位排忧解难。就社会而言,营造一个适合文化品牌生存的环境十分重要,其中舆论支持尤为迫切。如果我们的媒体能把宣传文化品牌当作提升城市形象、创新城市文化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来对待,那么,叫响青岛的文化品牌就会指日可待。
第五,要把文化建设融入城市发展战略之中。在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中,要注重城市的生态品位、文化品位、艺术品位和建筑特色,搞好城市风貌保护区和历史建筑及街区的保护,做到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相协调;以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目标,保持“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特色,努力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山、海、城”浑然一体生态良好的滨海文化名城提供保障和支撑。(刘文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