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8-06-17
字体大小: 打印
  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鲜明特色,而这些靠的是长期以来所积淀的城市资源。从当代来看,城市资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凭借,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城市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两个方面。
  青岛在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上有许多独特之处。从自然生态资源来看,青岛是一座山海相间的城市,整个城市依山傍海,与海相伴,与山为邻,构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堪与韩国名城釜山相媲美。说到青岛的山,与其他地方的山有所不同,它是与海相连的,如崂山、大珠山、小珠山等等,这一地理特征深刻地影响着青岛城市的空间走向。从空间来看,青岛城市明显地表现出依照山海的走势而兴建的特点,地势的高低起伏与城市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青岛城市空间不像其他内陆城市那样,呈现出由稠密到稀疏的放射状,向四周延伸扩展,道路也多呈环线状。青岛城市保持着更多的自然气质,去掉了许多人工建造的痕迹。青岛老城区的许多道路相对都较窄,弯道多,坡陡,而且很多都是单行线,这是受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城市更显得与自然和谐统一,加之大量欧式建筑点缀其中,使得这座城市风情万种。人们常把青岛描绘为“欧陆风情”、“东方瑞士”,说的也就是青岛与众不同的城市风貌,这恰与自然资源有关。
  青岛不仅有山更有海,海不仅是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的符号。海的观念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青岛的许多知名企业都与海联系在一起,如海尔、海信等;青岛许多重要节庆活动也往往与海有关,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帆船赛、青岛海洋科技博览会、田横周戈庄祭海节、天后宫庙会、徐福东渡祭祀活动等。青岛山海相间的地域文化特征不仅影响到城市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青岛长期以来之所以能成为山东经济的龙头,成为山东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显然与山海文化所赋予的城市性格有密切关系。
  除自然生态资源外,青岛还是一座具有悠久人文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厚。早在五六千年前,青岛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灿烂的岳石文化,它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一道见证了齐鲁大地最早的远古文明。从先秦到后来不同历史时期,青岛留下了大量的历代文化遗迹,构成了青岛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与人文传统。
  当然,作为一座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只有一百余年的建制史,但拥有着同类城市不可比拟的欧陆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气质。城中那密密匝匝的绿树之间随处可见的西方古典建筑和教堂,那些别具特色的欧式别墅,掩映在绿树蓝天之中,与山海风情相映成趣。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更是成为大批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为青岛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
  这些独具特色的资源无疑成为青岛今后发展的一大优势,成为青岛在国内外城市中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因素,如何把这些富有特色的资源保护好和利用好,对青岛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滨海大都市,青岛正在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滨海现代文化名城,加快青岛走向世界的步伐,使青岛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青岛的资源优势。青岛应紧紧围绕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这一新的城市定位,在“依托主城、拥湾发展、轴向辐射”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框架下,加速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打造环胶州湾地区核心圈层,在全省“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2008年青岛将迎来奥运会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必将为青岛注入更多的奥运文化元素。帆船文化已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新内涵,也是新的城市资源,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将使得青岛的城市文化特征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在未来发展中,青岛应围绕滨海特色,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西方文化和奥运文化等融为一体,突出青岛丰富多彩的资源特色,引领青岛城市发展。(张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