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耕看望慰问奥帆赛城市志愿者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8-08-16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日报讯 岛城的夏天,天蓝树绿,忙碌在大街小巷的志愿者成了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奥帆委主席夏耕在市委常委、副市长、奥帆赛残奥帆赛志愿服务指挥部指挥长张惠以及团市委、市南区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我市部分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亲切慰问了正在岗上服务的志愿者。
  夏耕首先来到了位于火车站的城市综合志愿服务站,关心地询问大家每天的工作时间和午饭、喝水怎么解决等问题,该站点站长宋乐玉一一回答。在奥帆祝福笺上,夏耕欣然提笔写下“向全市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他又看望了周边正在维护交通的社会志愿者,称赞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很光荣,并叮嘱志愿者们在干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身体。
  红红的中国结,手工艺精湛的绣线缝制的挂饰,色彩斑斓的彩绘布鞋,活灵活现的福娃贴画……在五四广场50号站点和远洋广场的60号站内,这些“中国元素”特别醒目,映衬出了热闹、喜庆、祥和的奥运气氛。夏耕先后来到这两个站点,饶有兴致地询问起站点里的特色文化。当得知50号站点两个班次的站长52岁的董连顺和48岁的王传玲是一对夫妻,因家中有98岁的老母亲和19岁的脑瘫儿子需要照顾,夫妇两人分成两个班次轮流上岗服务的情况时,夏耕高度赞扬了董连顺、王传玲夫妇的奉献精神,告诉他们有困难要及时向组织反映。在远洋广场60号站点,夏耕亲切与志愿者进行了交流。当得知这个站点的志愿者已为中外游客提供了上万人次的服务、受到游客普遍欢迎时,夏耕提笔写下“汗水伴随成功,努力成就梦想”的留言。
  冒着酷暑,夏耕一行又来到位于创意100产业园的多国语言志愿者呼叫中心。该中心有108名志愿者服务,包括18名外籍志愿者和30多名海外留学、工作的青岛人。夏耕详细询问了外籍志愿者在青岛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为青岛奥帆赛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其中一位韩籍志愿者说:“2001年当得知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我就立志要来中国做一名奥运志愿者。”对此,夏耕市长表示高度赞扬,他说:“奥运会是中国的奥运,也是世界的奥运。作为外国人,你们参与奥帆赛的志愿服务,充分体现了奥运精神和宗旨,增进了中外人民的交流,促进了国家间的友谊。衷心地向大家表示感谢。”夏耕还在奥帆旗帜上欣然签名,并与多国语言呼叫中心的志愿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