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盘点奥帆赛志愿者
志愿者的微笑是八月青岛最美丽的城市名片。奥帆赛期间,志愿者以真诚甜美的微笑、热情周到的服务、无私奉献的热情,有力地保障了赛事的成功举办,有效地完善了城市运行功能,全面展示了文明风采,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岛的风采,赢得了各方的一致赞誉
13760名志愿者累计服务65.5万小时
奥帆赛赛会志愿者招募于2005年11月启动,共收到来自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共4万余份报名申请。奥帆赛期间,共有13760名赛会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参与整个赛事和城市的运行服务。13760名赛会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累计提供逾65.5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赛会志愿者共2760人,奥帆赛举办以来,志愿者在竞赛组织、NOC服务等29个职能领域恪尽职守,独当一面,充分发挥了赛会组织核心作用。竞赛团队587名志愿者每天在海上工作时间超过6小时;中心办公室志愿者团队累计完成了200余个重要团组接待;抵离中心志愿者为62个国家和地区的1622人次提供抵离服务;注册志愿者激活各类客户群奥运会身份注册卡5453张;物流志愿者完成169个集装箱通关、5000余次场馆内物流配送和数万件物资发放;奥运村志愿者团队为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了25大类93项服务;观众服务志愿者日均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竞赛船艇驾驶志愿者日均出动船只90余条次,共计分发器材1.5万件。
1000名城市运行志愿者分布在全市110个站点和12个综合服务站,为来青运动员和市民游客提供信息向导、语言翻译、应急救助和才艺展示等四类服务。7月27日至8月20共提供应急救助6784人次,语言翻译8948人次,信息向导15万余人次,成为城市运行服务能力的有效补充。
10000名社会志愿者分布市内七区1535处公交站点、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和商业场所,提供公交安保、交通维护、信息服务、环境保护、语言翻译、特色服务共六类服务,在完善城市运行功能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招募3512名公交安保社会志愿者,在全市878处重点公交车站维护治安秩序、协助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8语种在线服务
建设奥帆赛多国语言志愿者呼叫中心,全天候提供汉语、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8个语种在线服务,累计接听电话1000余个,为数百位外籍人士提供了城市信息服务,问题解决率在95%以上,有效提升了城市国际接待能力。
●100个奥帆志愿家庭
招募100个奥帆志愿家庭,组成家庭服务奥帆赛的志愿单元,在奥帆赛期间广泛开展了接待外籍志愿者爱心接力、“奥帆志愿家庭公益服务日”、“奥帆志愿家庭送清凉”、“奥帆志愿家庭开放日”等50余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向海外展示青岛市民热情好客形象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有20余个奥帆家庭参与接待过外国客人。
●11758支编外队伍
整合全市40多家民间志愿者团队组成志愿者公益联盟,推出了100多项奥运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有11758支志愿者队伍在本行业、本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众多的市民纷纷自发加入到志愿者行列,申请做“编外”奥帆赛志愿者,还有许多单位加入到慰问志愿者的行列,给志愿者送去各类慰问物品。
●36名外籍志愿者
城市志愿服务包括城市运行志愿服务和社会志愿服务两大领域。城市服务志愿者来自社会各界。志愿者中既有近百名老年志愿者和几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地志愿者,也有36名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外籍志愿者和留学生。既有语言、医疗救护、船艇驾驶等各类专业志愿者,也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普通市民。
●470余场培训
进一步强化服务规范,加强了重点岗位、重点应知内容和细微服务意识培训,严格各类重点岗位服务标准,对关键岗位的志愿者反复演练,逐一进行礼仪培训和服务规范培训,确保志愿者为各客户群提供全面周到的管家式服务、首问负责的一站式服务和体贴细心的个性化服务。共组织470余场各类培训,志愿者人均接受培训超过40学时。
●120个志愿驿点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以各窗口行业、单位为主体,在全市设立了120余个志愿驿点,立足岗位实际和行业特点,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各种个性化的特色服务。
●24支拉拉队
选拔24支奥帆赛青少年拉拉队,积极参与到火炬传递、赛场氛围营造等志愿活动中。赛时期间,每天都有2-6支青少年拉拉队超过1400人次,在奥帆中心观众大坝和奥林匹克主题公园举行30余场精彩表演,与观众一起为运动健儿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