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8”架构、八大集聚区突显发展效应
文化产业渐成青岛经济重要一翼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7-04-06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日报讯 2006年末,荣宝斋青岛店隆重登场。被誉为中国经营名人字画、艺术珍品和文房四宝第一名店的荣宝斋之所以选择“进军”青岛,理由就是青岛日益浓厚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能为其壮大提供优良的客观环境。而青岛市文化产业统计数字也进一步印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青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统计显示,2004年,青岛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1.6亿元,占全市GDP的4.7%,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8.6万人;2005年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6.1亿元,占全市GDP的4.7%,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9.3万人,同比增长3.6%。日渐走高的数字背后是文化产业项目的强力支撑。
  文化新闻出版单位发展迅速。我市现有文化经营单位15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影视为龙头,演艺娱乐、文化产品生产、文化旅游为主体,艺术品经营、音像销售为辅的文化产业链;新闻出版发行印刷行业现有期刊43家,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956家,报刊零售亭530个,各类印刷企业1390余家,复印打字单位999家,初步形成了以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出版物发行印刷为主体的产业链。
  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民营、外资等文化企业积极参与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青岛涌现出世正钢琴、达尼画家村、创新科技、荣宝斋、创意文化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民营和外资文化企业。最新统计,全市民营文化企业已达7231个,年创造增加值29.7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3.6%,三资文化企业创造增加值38.3亿元,占全市的24.7%。
  文化创新积极推进,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阵营中独树一帜。公益性文化活动推介会融资机制、有线数字电视“青岛模式”、青岛市文化景气统计调查方案、青岛市文化事业统计体系、青岛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及“文化产业项目推介网”等六大项目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数字电视多媒体信息系统、青岛有线电视地下管网总体规划、青岛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规范和工艺标准等文化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小白帆艺术团、世正钢琴、达尼油画、创新科技数字娱乐等文化产业产品品牌叫响全国。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依据制定的《青岛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意见》,近年来,青岛组织对外、对港台文化交流项目160多项,工艺美术品出口逾45亿元,多媒体及数码娱乐产品出口创汇32亿元,乐器出口额20多亿元,连续多年出口额保持在全国前两位。
  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为青岛打造文化产业新格局奠定了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1668”文化产业发展架构浮出水面。一个全国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六条特色文化街、六大文化产业基地、八大优势文化产业正形成以文化企业为龙头、基地为发展平台、特色文化街为辅助(文化产品交易)的青岛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也为青岛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介绍,青岛文化产业集聚区已具雏形,海滨(帆船基地、极地海洋世界、青岛大剧院、现代艺术中心、青岛雕塑园)文化产业集聚区,市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休闲娱乐集聚区,市北文化特色街(文化产品交易、婚纱摄影、啤酒文化)集聚区,崂山文化旅游集聚区,胶南书画创作与生产文化产业集聚区(达尼、高峪、龙马),城阳乐器和工艺美术品制造集聚区,胶州工艺美术品制造集聚区等八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将进一步延伸和优化产业链,拢聚起区域性的新优势,推动青岛的文化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