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群众所急 想群众所想—记居委会主任王希芬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7-04-06
来源 : 青岛日报记者
招待会 北仲路街道北仲二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希芬是个远近闻名的“工作狂”。她习惯于在社区里主动找“活”干,带着居委会干部奔走在社区小巷里,听意见、看现场,为居民排忧解难。
北仲二路社区建成后,负责建设的房地产公司没有完成相关配套工程,一条狭窄泥泞的“羊肠小道”给居民出行带来非常大的困难。看到居民们着急,王希芬坐不住了。她多次找到开发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促使开发商投资近百万元,将原先的小路改造成宽10米、长300米的大道,路边还架起了铁艺围墙,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居民们高兴地说,这条路就是居委会与咱的“连心路”。
为了帮助社区内的失业人员再就业,王希芬一方面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多方打听就业信息,为失业人员介绍工作,并联系企业包揽手工加工活,帮助困难家庭增加收入。她还积极推广“社区互助工程”,动员居民为失业人员提供各种就业机会。社区居民王志玉动员当服装厂经理的儿子将工厂的加工活拿回社区做,让20多名失业人员干了3个月,每人各收入5000元。
王希芬说,居委会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也许不能解决什么大事,却可以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居民心中。社区低保户汤玉凤的丈夫12年前因车祸成为植物人,汤玉凤本人也失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王希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多方奔走联系帮扶单位,终于促成一家公司与汤玉凤家结成了帮扶对子,每年资助孩子学费3000元。很多社区居民也向汤玉凤伸出了援助之手。社区里还有一个孩子,她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后来离家出走,扔下她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多年来,王希芬和居委会干部为这个孩子当起了“居委会妈妈”,为她开家长会,并监督她的学习。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一度经常逃学。“居委会妈妈”们经常走访孩子的学校,和老师一起努力,终于把孩子挽救了回来。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即将中专毕业,作为优等生被学校推荐到深圳进行毕业实习。
在创建文明城市热潮中,王希芬曾连续几个月不休息,带领居民清理楼院里堆放的杂物,还自费买来涂料粉刷了楼道,为居民安装单元照明灯,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为了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她和社区小剧团的成员编排了三句半、快板等节目,批评“烧快壶”、狗粪遍地等不文明现象,带动居民改掉不文明的行为。
王希芬的敬业精神一直为同事所钦佩。有一次她脊柱骨折,医生建议她至少卧床休息两个月。当时正值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居委会实行“清产核资”,只有王希芬对北仲二路社区的情况最了解。于是她休息了不到半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上,担负起整个项目的执行。由于后背疼痛,她每天只能趴在办公桌上工作。去街道办事处开会,她手脚并用慢慢爬上3层楼。
王希芬说:“我并不是一个工作狂,我只是一看到居民遇到困难,自己心里就着急,能帮就尽力帮,帮不了也要给求助的居民指一条解决的路。”她用多年的辛勤汗水换来了人们的认可和信任。现在,社区居民只要一见到她,都会亲切地跟她打招呼,王希芬的名字在社区里也逐渐成为一个响亮的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