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亮点培育品牌抓住关键——访莱西市委书记张锡君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4-08-16 来源 : 青岛日报记者
字体大小: 打印
  新上任的莱西市委书记张锡君深深感到自身的压力。在新的一年里,莱西市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如何实现新的发展?张锡君概括为三句话:突出三个亮点,培育三个品牌,抓住三个关键。
  张锡君说,莱西市2003年的经济工作思路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经济国际化、乡村城镇化战略,突出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着力培育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生态城市三大品牌,抓住观念更新、结构调整、优化环境三个关键,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好局、起好步。莱西市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0亿元,比2002年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3.85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亿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4220元,增长7%。
  张锡君这样阐述莱西经济发展的三个亮点:一是大力推进外经外贸,开展“招商促贸创汇年”活动,继续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确保年内实际利用外资2.39亿美元,增长29.2%;实际利用内资20亿元,增长29%;出口创汇6.23亿美元,增长15.2%。坚持项目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观念,要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大中小项目并举,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齐抓,着力引进大项目。在抓好已有9个重点园区、确保每个园区新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的基础上,扩建龙水工业园,新建九联工业园,突出抓好青岛(韩国)釜山工业园、金海工业园、(韩国)科技城、汽车配件城、首饰城等园中园建设,使莱西成为韩资企业的聚集地。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在农业上,着力培育市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十大农业园区,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步伐。在工业上,坚持走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核心竞争力, 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落实好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调动民间资本兴办实业的积极性,全年确保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0户、私营企业180户。
  谈到三大品牌,张锡君信心十足:一是培育现代农业,坚持以工业化、国际化、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抓好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主导产品优质化、龙头企业群体化、生产基地规模化、服务体系多元化,逐步把莱西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二是培育食品工业,按照建设国内超市食品加工基地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完善食品工业的生产链、加工链、出口链,生产终端产品、绿色产品、环保产品、品牌产品;制定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07年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提高到50%以上;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客商到莱西发展食品工业;规划建设青岛食品工业园,引导食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定向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三是培育生态城市,按照花园式风格规划,坚持自然美与建筑美相称,“绿水、绿地、绿树”相间,形成“碧水绿地、红瓦绿树、中西合璧、错落有致”的生态城市风格。张锡君还透露,今年莱西市将重点抓好行政办公中心、城市绿化、梅花山生态园、旧城改造等项目建设。
  三个关键是新年工作中的主旋律。张锡君说,一是永无止境地解放思想。具体工作中,坚持强化政策意识,善于运用政策调动积极性,做好“引进、要进、促进”的文章;强化市场意识,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强化人才意识,营造海纳百川的开放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莱西创业;强化合作意识,打破条条框框,放低进入门槛,引进项目、资金为我所用。二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结构调整。调整三次产业比例,着力提高二、三产业比重;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培育食品工业、纺织服装鞋帽业、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矿产建材业、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着力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实施优化品种、提高品质、争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培育优化畜牧、蔬菜、林果、花生四大主导产业;调整所有制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彻底退出竞争性领域,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调整城乡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转移农村劳动力。三是持之以恒地优化发展环境,把优化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突出抓好软环境建设,营造人心思进的舆论环境、精简效能的体制环境、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创造加快发展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