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壮大实力 全面建设小康——访李沧区委书记胡绍军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4-08-16
来源 : 青岛日报记者
谈及李沧区今后的发展大业,李沧区委书记胡绍军胸有成竹:李沧区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重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继续优化区域环境,完善城区功能,理顺各种关系,抓好各项发展战略的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胡绍军表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新阶段的目标任务,是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围绕这一目标,李沧区要争取到2010年实现“大变样”:
———总体实力迈上一个大的台阶,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殷实。 G DP总量和区级财政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户均拥有一套生活设施配套的住房,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社会医疗、养老保险覆盖全区居民。
———城区面貌有大的改善,现代化新城区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基本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路、河、山、村全面治理,基本完成城市村庄改造;社区服务配套,文化、体育、休闲等公益设施完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建设优美舒适的生态化的人居环境,构筑起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与国际化城市全面接轨,使李沧成为青岛漂亮的“前门厅”、美丽的“后花园”。
———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社会更加文明进步。依法治区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建立学习型城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秩序良好,形成遵纪守法、和谐相处、讲究礼仪的民主社会、法制社会、亲情社会、文明社会。
胡绍军说,今后五年是李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至关重要,具体的发展要求是:确保“十五”计划的完成,启动“十一·五”计划,年均GDP增幅保持在15%以上,年均财政收入增幅达到13.5%,确保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力争发展得更快一些。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力争成为经济总量大、运行质量高、经济实力强的城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力争成为运行机制活、外向程度高、竞争能力强的城区;城区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良好,力争成为服务功能优、人居环境佳、可持续发展的城区;科技教育加速发展,人才集聚功能明显增强,力争成为信息化程度高、学习氛围浓、创新能力强的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力争成为市民素质好、文化品位高、社会秩序优的城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力争成为就业机会多、消费需求旺、生活质量高的城区;集聚辐射功能强,区位优势突出,力争成为布局优化、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北部中心。
胡绍军表示,李沧区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为目标,加快改革开放、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速度、质量与效益相互统一,东中西区域发展整体联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发挥投资主体作用,建立投入新机制。要全力搞好招商引资,提高“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要充分发挥大企业作用,使它们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争取大企业新上投资项目落户李沧,力争使更多的企业为大企业配套。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支持民间和社会资金投资创业。要以项目促投入,以投入促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后劲。
坚持“突出发展二产、繁荣提高三产、培育精品一产”的产业布局,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构筑产业新高地。要以规模和科技打造现代工业。要以环境和人气培育较强竞争力的商圈。要以生态和旅游发展近郊观光农业。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政府、社会和企业的管理系统。要完善科技体制,把科技工作作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
深化改革,增创体制新优势。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资本从竞争性中小企业退出的步伐,因村、因企制宜地推进村办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地搞好事业单位改革。
胡绍军说,李沧区将极力打造现代化城区新形象,形成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新城区。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独具特色的人居环境;继续搞好“一个开放,三个改造”,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加强城区绿化和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做好经营城市的文章;实施高质量高效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