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竞争实力——访胶州市委书记张元福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4-08-16
来源 : 青岛日报记者
迎着扑鼻的新春气息,在新启用的胶州市市级机关办公大楼里,记者采访了胶州市委书记张元福。
谈起过去的5年,张元福感触颇深:这是胶州市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快速跃升的5年,是胶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的5年,是园区经济迅速崛起、对外开放突破发展的5年,是城市经营快速推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5年,是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深入、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的5年。总之,在世纪交替的5年中,胶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关于今后的发展,张元福侃侃而谈:未来几年,是胶州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青岛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构筑有特色的国际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期,在国家宏观经济大背景中把握胶州的发展思路,在青岛发展大布局中把握胶州的发展定位。未来几年内,新一届市委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加快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壮大开放型、民营型、园区型、临港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五大特色经济,形成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中等开放城市。
谈到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张元福说,胶州将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民营经济和城市化三大带动战略,发挥地缘优势,放大产业优势,营造环境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
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要根据青岛对胶州的定位,抓住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有利时机,把建设新的制造业和配套产业基地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园区为载体,积极引进一批体现国际先进水平、对胶州工业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加工聚集区。壮大金属结构、皮革制鞋、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家电电子、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仓储物流基地,提升三产发展档次。要充分发挥胶州市临港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快推进以钢材、煤炭、农副产品等为重点的储运、加工、中转基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胶州湾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大型现代批发市场,增强集散功能;加快建设胶州湾物流中心,大力引进国内外现代物流企业,加快福兴祥等仓储物流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农业国际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营造经济后发优势。围绕铁塔、皮革、纺织、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通过股份改造、兼并联合、合资合作、资本经营等方式,膨胀一批规模型企业,培育一批潜力型企业,发展一批创汇型企业,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培植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形成民营经济发展的单体优势和群体规模。
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速国际化进程。要突出招商引资重点,主攻韩日台,突破欧美澳,重点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跨国公司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出口拉动作用大的整机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基础产业项目,通过龙头项目的纵向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形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促进产业基地的形成。进一步加大东部、北部、西部工业区整合力度,尽快提档升级,形成工业发展的集聚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园、纺织工业园等一批专业园、特色园,推动园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从建立稳定增长的出口体系入手,重点扶持中集、世原等一批骨干出口企业,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新兴出口大户,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所有制的出口大军。
大力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开放城市。以“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集中力量建设新城区、改造老城区,加快培育重点小城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水平。要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注重功能培育,重视商贸开发,建设新城区广场、经贸大厦、行政服务中心、大型购物中心,开发一批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建成集生态、休闲、居住、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国际社区,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人气、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