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青岛与平安奥运相融共促 我市治安防控体系日臻完善
青岛日报讯 社区里设有规范的社区警务室,小区院中有保安昼夜巡逻,平日会看到协警员、治安联防队员,最近又闻知有了治安志愿者队伍,夜晚走在路上则时常会有闪烁着警灯的警车从身边缓缓驶过……所见所闻让家住古田路的谢女士不禁感叹“咱青岛治安状况更好了!”
正如谢女士的亲身感受一样,广大市民对岛城社会治安的满意率逐步提高,最新统计,我市公众安全感保持在95.3%的较高水平。
以迎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青岛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的创安格局,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营造了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按照平安青岛、平安奥运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现代化、动态化、社会化的城市治安防控体系日臻完善。一方面,政法综治部门牢固树立“严打”方针,集中力量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不间断地开展“严打”集中行动,将打击重点直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另一方面,各级各有关部门细致摸排确定治安混乱地区和影响行业及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打击娱乐服务场所“黄赌毒”、建筑工地流氓恶势力等九项整治活动。为强化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力量,去年以来,全市两级财政共投入数亿元资金,组建起年轻化、专业化的治安联防队伍;为进一步提高“见警率”,我市大力推行“三警联勤”,实现了警车全天候不间断的立体巡逻,使街面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为提高科技防范水平,去年以来我市共投资5000余万元,在重点街道新设置1000个视频监控点。因为措施得力,全市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平稳,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逐年下降。
也正是以迎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我市深入开展了平安“双创”活动,在横向上进一步深化以“十百千”为载体的基层创安活动,目前培树了240个平安示范街道(镇)和社区(村)、1125个平安示范楼院,健全社区综治工作委员会1586个,全市95%以上的街道和80%以上的乡镇达到平安创建标准;在纵向上将创安向涉农企业、金融业、保险业、出租业以及民营企业延伸,使全市参与创安的行业达到40余家。我市还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创新建立了行政、司法和人民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安全应急体系,逐步形成了沟通快捷、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
着眼于推进平安青岛建设,围绕2008年奥帆赛安全保卫工作,战斗在治安一线的我市各级公安机关着力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健全完善了一系列警务安全新机制,坚持警力配备、管理服务向基层一线倾斜,建立完善了多警种密切配合的新型治安防控体系。结合奥帆赛保卫,公安机关还超前实施了治安清查、反恐、反扒、交通、消防等演练,并装备了一系列高科技的安全保卫设备。在去年8月举办的青岛国际帆船赛中,对警力布局、安保规则、反恐预案、道路交通、通信方式等进行了实战演练,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